从“加油”到“加游” 变“流量”为“留量”

一、基本概况
千垛服务区位于泰州市兴化市境内,地处阜溧高速建兴段,距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兴化市千垛景区、盐城市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分别为25公里和39公里。千垛服务区以“花开千垛 水清木华”为主题,创新打造东、西区差异融合的建筑形态。东区建筑呈现现代简约风格,造型简洁流畅,体现商业功能性与时代感;西区以“水晶盒子”为设计概念,外立面通透灵动,营造童话意境氛围。双侧建筑虽风格迥异,却通过连廊、景观元素实现视觉与空间上的有机融合,体现出“交通+文旅”深度融合的设计理念。
阜溧高速建兴段连接兴化市和建湖县,全长71.72公里,地处淮河流域的里下河水系,是一条52%里程在水上的水乡生态路,沿线有李中水上森林、千垛景区、沙沟古镇、大纵湖、九龙口等景区。通车后,打通了苏中南北联系的高速新通道,极大改善了里下河地区公众出行条件,推动苏北腹地经济发展,更好地带动沿线旅游和渔业、蟹藕等产业发展。
兴化市曾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世界四大花海之一的“千垛菜花”闻名遐迩。服务区与“千垛美路”毗邻,距离千垛区、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分别约25公里。作为国内首个高速公路微旅游服务区、省内建设模式调整后首对落地的服务区,千垛服务区有着较好的区域优势。
二、项目特色
1.以文化定航向,筑牢融合根基。深入挖掘兴化地域文化的精髓,将垛田生态、水乡风情、历史名人等元素有机融入,塑造服务区鲜明的文化标识与品牌内核,奠定“服务区即文化窗口”的根基。
2.化驿站为枢纽,重构驿站功能。打破传统服务区的空间局限,将其升级打造为集地方文化展示、沉浸体验、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微旅游服务区”和区域旅游的重要门户。
3.以联动促发展,推动协同联动。推动交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引入景区直通车、非遗餐饮等核心文旅资源,并设立“乡村振兴专柜”,将服务区平台优势转化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船桨”。
4.从基础到多元,升级体验层级。在保障基础出行服务功能加油、充电、如厕之上,叠加高附加值功能,休闲度假、主题露营、文化消费IP打卡、特产销售、司机之家服务,显著提升停留价值与体验深度。
5.以生态塑基底,守护融合可持续。将“理念为纤”的绿色发展观贯穿始终,从建筑生态设计、清洁能源应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与污染物精准治理,全方位构建可持续运营的生态基底。
6.以创新提效能,提升融合效能。依托“创新为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AI等数字化手段,赋能服务精细化、管理高效化、体验便捷化,为多元化融合服务提供强劲科技引擎。
三、主要作法
(一)文旅枢纽空间创新
1.首创性在服务区核心位置,与兴化地方文旅共建“兴化文旅会客厅”,成为区域文旅资源的实体展示窗口、信息咨询中心和票务预订枢纽。
2.一站式无缝旅游衔接,可享受合作景区门票优惠、便捷预约“花海直通车”点对点接驳服务、获取权威文旅资讯,真正打通“服务区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高效的客流引导闭环。
3.将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具象化,设立“乡村振兴专柜”,精选兴化周边优质农产品,利用服务区巨大客流和平台优势,打造农产品“直上高速、直供司乘”的高效上行通道,提升当地产品知名度与附加值,切实助力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
(二)非遗餐饮业态创新
1.非遗品牌首进高速。成功引入并落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州早茶”在服务区的首家门店,填补了高速驿站缺乏地域代表性高端餐饮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2.原汁原味舌尖体验。精准复刻“一茶三点一面”早茶文化,每日供应早茶品类超20种,呈现“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汤包食用仪式感,让“早上皮包水”的水乡生活哲学成为可品尝、可分享的核心吸引力。
3.文化体验空间营造。门店设计融合原木色调与水乡风情,营造舒适雅致的用餐环境,使品尝过程本身成为一次沉浸式的文化微旅行,显著提升服务区停留价值与口碑传播力。
(三)IP场景融合创新
1.原创IP赋能空间活力。匠心打造具有高度辨识度和亲和力的原创地域文化IP——“花千朵”“鹭小灵”。其生动的造型和故事背景,成为服务区视觉焦点、网红打卡符号和情感记忆点,相关文创产品年销量超千件。
2.主题露营深度绑定文化。作为江苏省首批“1+4+N”房车露营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千垛房车露营驿站不仅提供智能充电桩、加水排污等标准化专业补给,更创新融入IP形象与垛田花海主题设计网红打卡景观区,将露营休憩体验与地方文化感知深度绑定,打造差异化、主题化的房车旅行目的地。
(四)温情智慧服务创新
1.“司机之家”彰显人文关怀。精准聚焦长途货运司机痛点,建设功能完备的“司机之家”,提供24小时热水淋浴、带独立监控显示的安心睡眠舱、温馨休息区,切实解决“洗澡难、休息难、看车难”问题,提升货车司机职业尊严与幸福感,打造旅途中的温情港湾。
2.全域智慧安防。基于“苏交控服务区云平台”,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结合AI智能分析自动检测异常并报警,危化品车位智能追踪定位+自助登记,构建主动式安全防护网。
三、主要成效
(一)经济效益
2024年2月6日通车以来,千垛服务区依托“交旅融合”定位与特色运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日均断面流量11045辆、日均入区车流量1998辆,日均入区率18%,入区人流量3867人次,日均万断面营收1.41万元。通过举办“非遗展演+主题促销”活动,在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重点节假日,服务区客流与营收呈爆发式增长,日均入区车流量达8377辆,日均营收突破10.03万元,节假日营收占比达35.4%,成为全年营收的重要增长点。
(二)社会效益
1.跨界联动、高地协同承办美食品鉴活动,充分展现了“十四五”期间江苏交控“三精六化”服务区建设成果。
2.在千垛房车露营驿站作为示范项目投入运营,年服务房车用户超500车次,为房车用户提供标准化、主题化服务,用户满意度达98%。“司机之家”投入使用以来,日均服务长途货运司机超50人次,有效解决了“洗澡难、休息难、看车难”问题,用户满意度达95%以上。
3.与地方文旅联动打造“兴化会客厅”,开展文旅推介活动,带动千垛景区及周边李中水上森林等景点客流量提升约3%。智慧系统高效运行,危化品车位管理准确率达100%,充电网络年服务新能源车辆超7.3万辆次。开通便民通道,节日期间成立“红・思路”志愿者服务队,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问询指路、轮椅租借、应急药品箱等便民服务。
(三)环境效益
一是应用全新技术。主楼建筑大量应用了玻璃幕墙、透明屋顶等元素,极简的大幅玻璃幕墙增加了室内采光和通风效果,创新应用彩色透水路面和清洁能源型光催化降尾气技术,重点解决汽车尾气集中排放问题。
二是建设绿色展厅。联合省交建局、环保厅打造“建兴文旅公路、鸟类观测站、数字绿色建兴”为一体的绿色智慧体验馆,通过静态图文、动态视频、全息影像、互动投影等先进技术和互动设备,充分展现建兴高速数字绿色建设成果。
三是促进绿色发展。应用雨水回收、中水回用技术,高标准创建节水驿站,实现服务区污水“全收集、全输送、全处理”。探索建兴高速全路域交能融合27MW光伏发电项目,预计2025年6月将全面建成、并网发电,实现全路域绿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自洽率100%。
四是优化绿能结构。一次性建设48个充电车位及2座蔚来换电站,日均服务新能源车辆近400辆次,可满足新能源车主的补能立体需求。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