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以“九湖五河”生态廊道引领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概况
金乡县坐落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座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的“江北水城”。城区独特的“四河绕城、一河穿城”格局,奠定了其“河湖贯通、湿地相连、城水相依”的生态基底。近年来,金乡县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锚定“打造中国江北水乡”总体定位,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全域实施“九湖五河十八湾”生态水系治理工程。
在此战略下,金乡县将交通建设作为先行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成了全长50公里、宽9米的“九湖五河”绕城生态廊道。该项目超越了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范畴,成功将县域内的主要河流(金济河、大沙河等)与核心湿地公园(万福湖、金水湖等)串联成线,并有机衔接了经济开发区、食品工业园区等6个重要产业园区和镇街。目前,该项目各期工程均已竣工通车,由交通、市政、园林多部门协同养护管理,已成为一条融合生态屏障、交通动脉、旅游走廊、经济通道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标杆工程,为金乡县交旅深度融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二、项目特色与主要做法
金乡县的交旅融合实践,核心在于以“路”为脉,整合多种资源,创新业态模式,其主要做法体现在四个“新”:
(一)规划引领,构建“路景一体”的生态融合新格局
1、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展现金乡“河湖贯通,湿地相连,城在水中,路在林中”的唯美景观,突出水城特色,坚持“水绿共建”。全面实行“见缝插绿、退硬还绿、拆墙透绿”的全方位、无死角绿化模式,对廊道严格按照“修一路,绿一线,成一景”的原则实施高标准绿化美化。最终实现了“有水的地方就有公园,有公园的地方就有路,有路的地方就有林荫和绿地”的愿景,使“出门见园、水绿交融”的宜居环境从梦想照进现实。
2、系统串联资源要素,50公里生态廊道犹如一条精美的“生态金线”,巧妙地将县域内分散如珍珠般的湖泊、河流、湿地、公园、景区、美丽乡村和产业园区“串珠成链、勾连成面”,形成了“城景相融、景城一体”的网状空间发展格局。这种系统性的整合,彻底改变了资源孤立的局面,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和集群优势。

沙河两岸风光带
(二)业态赋能,培育“交通+”的新经济
1、交通+文化旅游。依托大道脉络,在东翼高标准打造了莱河十
里风光带。该风光带秉承“森林入城-城市风景道”设计理念,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扩容提质,建设了休闲广场、亲水平台、健康步道等设施,绘制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锦绣画卷。更重要的是,在其沿岸创新打造了莱河不夜城沉浸式文旅街区。街区围绕“金龙、金鼓、金山、金安”四大主题,营造盛唐国潮场景,集花灯商业、情景演艺、地方美食、非遗市集、游乐体验于一体,累计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好客山东”文旅市集,极大地激活了夜间经济。在西翼,则以沙河风光带为轴,以金水湖、金沙湖为两端,串联王杰村(英雄故里)、石店村(现代高效农业)、张翟村(乡愁记忆)等一批“一村一品”特色美丽乡村,深度挖掘民俗、赏花、采摘、蒜黄产业、湿地科普等资源,走出一条生态、农业、人文优势互促互补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2、交通+产业服务。廊道直接贯通三大省级园区,极大地优化了物流通道,显著降低了企业运营的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使交通优势直接转化为显著的营商环境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吸引了新投资,促进了产城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服务创新,打造“便民惠民”的共享体验新标杆
1、公交优先,绿色惠民。创新开通了全长23公里的环湖旅游公交专线,票价仅需2元,共设置30个停车站点,无缝对接万福湖、千寿湖、金水湖等主要公园景区。该专线还与城市主干道公交换乘点无缝衔接,构建了便捷实惠、绿色高效的“慢游”交通网络。在春节、暑期等消费旺季,还不定期开通免费旅游购物专线,真正体现了“惠民路”的初心。
2、产品集成,丰富体验。推动沿线景区资源整合联动,共同开发打包旅游产品。金山公园依托金山阁建设城市书房,打造独属金乡的“超然楼”网红打卡点;金水湖丰富水上娱乐项目,打造水上乐园;王杰纪念馆精心打造研学课程,讲好红色故事;奎星湖街区布展非遗并开设“承古拓金”非遗直播间;王杰广场常态化开展“曲韵蒜乡”周末剧场。同时,成功举办黄河大集、“遇见花开 醉美金乡”赏花季、“花样金乡•快冲季”等丰富多彩的文旅节会活动,持续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四) 机制保障,探索“共建共管”的长效治理新模式
1、市场化运维,推行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按“政府花钱买服务”思路,由专业部门负责生态水系和道路的精细化管护,重点解决污染、环卫、秩序、设施维护等问题,确保廊道持久美丽、有序运行。
2、多部门联动,建立了高效的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明确交通运输、市政、园林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道路养护、绿化维护、设施管理等工作,保障了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避免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
三、主要成效
金乡县以“九湖五河”生态廊道为抓手的交旅融合创新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综合性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品牌效益的四方共赢。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交旅融合直接引爆了金乡县的旅游市场。莱河不夜城累计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成为辐射周边的旅游热点。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同步快速发展,过夜游、深度游比例大幅增加,直接拉动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全链条消费,旅游综合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硬核”筹码。园区物流效率提升,企业运营成本下降,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持久的新动能。
(二)社会效益深入人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往部分区域交通堵塞、环境脏乱的旧面貌,代之以“现代生态水城”的新形象。50公里生态廊道为市民提供了极高品质的亲水休闲、健身游憩、文化娱乐的公共空间,极大地提升了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旅游公交专线、免费专线等创新服务,不仅便利了游客,更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共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满意度调查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
(三)生态效益持续放大,绿水青山底色更亮
通过系统性治理,“九湖五河”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显著增强。“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成为金乡常态,一个聚集生态、旅游、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城市滨河公园群已然形成,坚实的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绿色财富。
(四)品牌效益硕果累累,城市形象华丽蜕变
交旅融合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提升了金乡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诚信蒜都•江北水乡”的城市品牌愈发响亮。金乡县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中国最美休闲小城、“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崇高荣誉,并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系列沉甸甸的荣誉,是对金乡交旅融合模式及其综合成效最有力的肯定。
“西子三千个,楼宇已失高,河滩成岛屿,平地起翠湖。”今天的金乡,正如诗中所描绘,已然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生态水城。“生态廊道兴金乡,满城碧水润民心”正是其真实写照。展望未来,金乡县将继续深化交旅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丰富业态、提升服务、强化品牌,让“金乡样板”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全国同类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