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产业协作的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典型案例

2025-11-07 20:57:28
申报单位:首发集团京开高速公路管理分公司
投上一票  

  一、基本情况:

  京开分公司确立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创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机制,共享交通与旅游融合新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旅游景区以及相关企业通力合作,优化线路引导,吸引自驾游客,深耕引车上路新契机,探索属地经济发展新动能,成功构建了交通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推动高速公路运营新业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实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二、跨产业协作的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主要做法

  (一)拓展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

  图1 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

  1.坚持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三原则

  (1)相互协同:打破行政壁垒,凝聚发展合力。高速公路与属地文旅局部门达成合作协议,成立联合工作组,通过交流会和数据共享等方式整合资源。以京昆高速公路为例,主动联系31家旅游企业,形成“路方宣传引流、景区承接服务”的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下交通与旅游各自为战的问题,使得韩村河、长沟等收费站的交通量在五一黄金周期间增长4%-17%。

  (2)产品创新:打造“交通+文旅”特色IP。属地围绕游客需求,以交通动线为纽带,开发多层次文旅产品。设计主题旅游线路,如房山区连接黄山店老街、石经山等景点;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推出“京昆‘镇’探大搜索”系列短视频,通过第一视角沉浸式展示房山文旅资源。开播以来共计发布36期视频吸引超过18万人次观看,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车流”的高效转化。

  (3)服务优化:从便捷通行到品质体验。在收费站设置旅游服务台、景点义务服务、制作旅游指引视频等多措并举,将“车流”转化为“客流”,形成“服务提质—口碑提升—客源增长”的良性循环。

  2.重新定位交通基础设施功能

  将京昆高速收费站从单一的通行节点升级为“旅游信息枢纽”,通过设置宣传区域、发放路线书签等举措,将交通服务延伸至旅游导览、文化传播等多元领域。

  3.融合赋能,构建智慧交通与旅游生态圈

  (1)数字赋能,收集智慧交通与智慧旅游大数据。整合交通流量、景区预约等数据,与属地交管部门及景区等搭建全域智慧管理平台。

  (2)服务赋能,八方招揽游客。引入地方非遗展示、特色餐饮等业态,打造“味道”美食走廊;推进“交旅融合”赋能,整合高速公路通行、景区门票等功能,增强用户粘性。

  (3)品牌赋能,建设“美丽生态文明路”。结合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合理规划景区公路路线,加强景区公路与文化旅游资源对接,建设“美丽生态文明路”。

  (二)创新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机制

  1.多元协同机制。

  (1)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动。京开分公司与房山区文旅部门达成合作共识,高速公路收费站区发挥在旅游宣传、线路指引及通行保障的作用,如京昆高速管理区与31家景区、民宿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通客流和路况数据。

  (2)景区管理部门与公路管理部门客流共享。创新‘流量分成’模式,景区将因交通引流增加的收益部分用于提升路方服务质量。例如,幽岚山•童话森林景区客流增长后,开展收费站旅游宣传内容建设,形成‘引流—增值—反哺’的良性循环。

  (3)服务大联盟。联合地方景区、文旅企业及高速路网单位成立“交通与旅游服务大联盟”,利用短视频创作等方式,将收费站宣传栏内容转化为线上流量,带动沿线景区搜索量显著增长。

  2.场景体验机制。第一,信息服务场景。在收费站设置宣传页自取处,根据不同季节推出不同游玩路线。第二,旅游推荐场景。开通“京昆‘镇’探大搜索”旅游推荐视频,提供个性化路线规划。第三,护航驿站场景。设立“旅游护航驿站”,提供应急维修、应急药品等服务。

  3.多维度经营机制。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协同合作,构建多维度经营合作机制,餐饮经营保障,收费所与属地景区构建合作,提升客户体验,满足特色餐饮需求;路城一体,服务区深化交旅融合功能,韩村河、窦店服务区融合交通服务与旅游体验功能,使经济效益与交旅融合服务保障同步推进。

  4.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平台,部门数据共享与企业资源共享同步推进,高速公路情报板及时更新路况信息和景区出行提示,提升保障效率;服务共享,共享服务保障经验,服务理念交互提升,提升交旅融合服务品质,实现互融共促。

  (三)搭建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平台

  1.区域融合平台:共建京西南旅游共同体。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构建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品牌共建:联合河北高速推出“京西南山水文化走廊”;市场共拓:与张涿高速野三坡站建立客源互送机制;携手融合:与房山区十渡镇、张坊镇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交旅融合谱新篇”主题活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交旅融合产品和服务体系。

  2.部门融合平台:借助智慧交通系统,由高速公路情报板及时更新路况信息和景区出行提示,引导游客合理规划路线;收费站区与景区融合互促,在收费站提供旅游手册,在景区宣传视频倡导高速出行路线,实现交通与旅游服务的深度融合。

  3.产业融合平台:交通网变身旅游服务网。京昆高速公路管辖区与房山区将交通基础设施转变为旅游服务枢纽,实现“道路通达之处,服务随即跟进”。线路产品创新:与景区合作设计“1.5小时精品环线”,连接幽岚山童话森林、坡峰岭民宿集群和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推出“自驾+骑行+徒步”多模式体验套餐。

  4.引流融合平台:打造智慧短途游生态系统。通过数据流引导客流和资金流,系统预测景区客流量,收费站区调整保障侧重,结合数据向游客进行分流建议,引导他们前往替代景点,实现游客分布均衡。

  (四)建立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新引擎

  1.制作精美的旅游宣传短视频,在抖音、微信等热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内容涵盖当地特色旅游景点及独特的交通风景线,如房山区属地文旅亮点宣传,千年古刹云居寺、4A景区石花洞、5A级景区野三坡等,用交通动线串联文旅亮点的模式,让交通与旅游融合的宣传视频成为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2.与地方政府、地方景区及高速路网单位合作,实地体验并撰写旅游攻略、拍摄照片视频进行分享。合作方在网站、公众号等平台设置旅游推荐板块,介绍当地旅游资源、出行路线建议,引导车辆前往,实现流量互带,有效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和游客自驾出行的车流量。

  3.将线上宣传的“虚拟流量”转化为线下通行的“实体车流”。通过构建“内容生产—精准触达—场景转化”的全链条流量互带体系,以“京昆‘镇’探大搜索”等新媒体营销为支点,为“以宣促行、以行带游”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三、跨产业协作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实施效果

  (一)交通业和旅游业综合效益显著增长

  成功构建了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相互促进的新模式。交通运输行业为旅游行业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条件,旅游业的发展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经济效益方面,2025年关联收费站的车流量平均增长7%,带动周边餐饮和民宿消费额增长。

  (二)旅游行业快速恢复与发展

  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创新的推动下,旅游经济迅速恢复并发展。京西南地区特色短途游线路的推出和宣传,在交通与旅游融合后,游客接待量提升显著,景区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也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三)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运营新业态

  通过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逐渐形成高速公路运营新业态。收费站从传统单一的通行费收缴功能转变为综合性旅游服务,这种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形成,提升了高速公路的综合运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