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衢绘新卷 交旅融合促振兴

剑榕高速助力贵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1-07 21:09:39
申报单位:贵州中交剑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高速公路作为城乡融合的黄金纽带,不仅是现代交通体系的大动脉,更是推动交旅深度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条贯穿苗侗腹地的交通廊道——剑榕高速(剑河至榕江),以“交通+旅游+文化”的创新模式,串联山水人文,畅通产业脉络,成为撬动区域发展的“金色杠杆”。这条交通要道不仅重塑了地理空间,更重构了地区发展的经济逻辑与文化生态,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贵州样本”。

  串珠成链,构建交旅融合新格局。项目依托沿线丰富的百里阔叶林、少数民族文化及苗侗古村落等资源,突破传统公路单一通行功能,构建起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新格局。在规划建设之初,即确立“交通即景观、路网即文旅”的融合思路,以“车行山水间,人在画中游”为体验目标,充分结合黔东南地区独特的苗侗风情、百里阔叶林景观与喀斯特地貌,着力打造一条“非遗文化流动长廊”。

  项目不仅实现了区域高效互联,更成为一条整合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的“文旅纽带”,有效激活沿线旅游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细节设计上,通过在收费站顶棚、隧道洞门装饰、护栏标牌等设施中,巧妙融入少数民族银饰纹样与侗族鼓楼图腾等文化元素,实现了基础设施与文化符号的有机统一。

  借势“村BA”“村超”,激活文旅消费新热潮。自贵州“村BA”、“村超”火爆出圈以来,项目创新打造“高速+赛事”服务模式,将交通动脉与地方文体盛会深度融合,推动“流量”向“留量”转化,实现“过路”变“过夜”的能级提升。面对赛事期间激增的客流,项目在直达主场的收费站出口设立主题服务驿站,提供导览咨询、休憩茶饮、医疗应急等便民服务。同时强化与地方交通部门的协同调度,通过增派应急力量、开通实时路况播报、设置快捷通道等措施,全力保障道路畅通安全,实现赛事期间“零拥堵、零事故”。

  在宣传推广方面,联合文旅部门推出“沿着高速看村超”专题线上直播互动,收费站工作人员化身“高速导游”,带领网友云览沿线风光、讲解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等。相关话题吸引大量网友在线互动,视频播放量累计达千万,有效将网络热度转化为实地客源。“村超”、“村BA”赛事活动期间,剑榕高速沿线民宿入住率实现显著增长,餐饮收入同步大幅提升。这条高速公路切实发挥了“一条路带动一片热土”的乘数效应,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铺就交旅融合“快车道”,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交通的价值不止于通行,更在于为区域旅游资源注入强劲动能。剑榕高速通过“交通+旅游”深度融合模式,有效破解了沿线优质文旅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发展瓶颈,为乡村旅游发展开辟了一条“交旅联动、景路协同”的快速发展通道。以往,从剑河至榕江需绕行超过3小时,剑榕高速通车后,两地行程大幅缩短至1.5小时。这不仅提升了游客出行的便捷性与舒适度,更显著扩大了沿线景区的辐射范围和市场吸引力,为城乡旅游循环注入了新活力。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美誉,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剑榕高速作为区域交通主动脉,显著提升了通往重点景区的通达效率。同时为区域积极谋划“一乡一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助力打造生态观光、康养度假、自驾旅行、民风民俗体验等多条精品线路。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乡村旅游品质,更依托剑榕高速的串联作用,逐步形成以剑河县仰阿莎温泉小镇为核心的温泉康养旅游线路,以及以百里原始森林走廊为主线的自驾游环线,进一步丰富了区域旅游内涵。

  绿色发展,守护山水人文底色。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剑榕高速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环保深度融入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坚定守护黔东南的山水人文底色。针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百里阔叶林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域,推行采用“零开挖进洞”隧道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山体的破坏,有效保护原生植被。全线边坡则通过客土喷播、藤蔓种植等生态修复技术,使道路与周边林草景观自然融合。

  剑榕高速聚焦低碳循环发展,服务区全面引入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超过50万度,有效降低碳排放。沿线服务区配备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设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绿色交通场景。同时,项目注重生态修复与文化展示相结合,部分加固后的边坡绘有苗侗民族特色彩绘,既稳固了地质,又形成了一道“流动文化画廊”,生动诠释了“路在景中延,景在路中生”的美好意境。

  区域联动,打造对接大湾区“桥头堡”。剑榕高速的建成通车,显著增强了黔东南州“黎从榕”(黎平、从江、榕江)片区的内外交通联系,为区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注入了新动力。作为贵州对接大湾区的南向前沿,该片区是贵广高铁和厦蓉高速入黔的首站,区位优势突出,剑榕高速的建成进一步加密了立体交通网络,有效提升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在剑榕高速的串联下,榕江与黎平、从江等地的文旅资源得以高效整合,进一步巩固了与贵阳、桂林等城市的“1小时经济圈”,并强化了同广州、深圳等珠三角核心城市的“4小时经济圈”联系。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提升了区域可达性,为“村超”、“村BA”等民间体育盛事走向更广阔舞台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村超”、“村BA”民俗活动的火爆出圈,越来越多游客通过高速路网直达榕江,带动沿线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剑榕高速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成为连接贵州“村超”、“村BA”等特色文体旅活动与外部市场的重要纽带,有力推动“黎从榕”片区建设成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融合示范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剑榕高速的实践表明,高速公路不仅是联通空间的工程,更是承载希望与机遇的重要网络。这条便捷高效的交通干线,已发展成为促进贵州文旅融合的“经济线”、凝聚民族团结的“文化线”、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