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九原区 “畅行九原” 交旅融合项目实践特色
一、基本概况
在国家“交通强国”与“文旅融合” 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交通运输已从传统 “出行保障”向“价值创造”升级,成为激活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纽带。包头市九原区作为内蒙古重要交通枢纽与文化节点,凭借独特区位、丰富资源及完善交通网络,为交旅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区位上,九原区北靠阴山、南邻黄河,形成“山环水绕”格局。境内京新高速、京藏高速贯穿东西,110国道、210国道连接南北,包兰铁路、包银高铁穿境而过,构建“高速+国道+高铁”立体交通网,既是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核心枢纽,也是包头市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秦直道”源点与吕布故乡,沿“黄河几字湾”分布的湿地公园、山地草原、农耕示范区等多元旅游资源,形成 “路景联动”天然优势。
项目背景与目标方面,为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相关要求,九原区交通事业发展中心以“数智化赋能、服务化升级”为核心,启动“畅行九原”旅游大通道项目(含配套 APP 与品牌体系)。项目通过“公路+数智+旅游”深度融合,破解传统交通“管养效率低”、旅游服务“信息碎片化”、市民出行“体验不连贯”痛点,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交旅融合可复制路径。项目以近 800 公里农村公路为基础,重点打造 86.1 公里核心旅游大环线,串联附近景点、合规商家及多个乡镇,惠及超30万人次。
二、项目特色
“畅行九原”项目以“分步建设、迭代升级”为原则,构建“技术支撑 - 通道建设 - 设施升级 - 资源整合”实施链条,形成四大创新特色:
(一)数智化筑基:打造“智慧大脑”
项目打破交通与旅游管理壁垒,以数智化构建核心支撑。2024年9月,九原区交通事业发展中心组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整合15名交通工程、信息技术、旅游规划领域人才,攻关“公路数智化管养”“交旅数据融合”课题,提供人才与技术保障。同月启动包头首个公路数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2025年2月启用,集成“养护管理、路况监测、应急调度”功能,实现交通管理全流程数字化。
养护管理中,平台通过沿线桥梁、重点路段的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路面裂缝、坑槽、桥梁承重数据,结合 AI 算法自动生成养护工单,形成“发现-派单-处置-核查”线上闭环,替代传统“人工巡查+纸质记录”;路况监测上,在4处关键点位部署交通流量监控与多要素气象设备,实时预警极端天气对公路的影响,并通过 APP 推送提示;应急调度建立 “中心-养护站所-现场人员”三级联动机制,应急响应时间从2小时缩至 15分钟。2025年4-5月,16处关键节点(景区入口、弯道等)安装AI交通观测终端与路面巡检设备,AI 自动检测系统扫描路面状况并生成公路技术状况指数(PQI),为管养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养护。
(二)精准化建通道:构建特色动线
项目摒弃“大而全”思路,依九原区旅游资源分布,精选86.1公里核心路段打造“畅行九原”旅游大环线,串联碎片化资源。其中30公里沿黄河景观段连接湿地、古渡口,游客可赏黄河“几字湾”风光、品历史底蕴;56.1 公里城乡联动段串联农耕园、民俗馆、马场等,形成“黄河风情+乡村休闲+文化体验”动线。
路线设计注重游客体验:沿黄段设 2 米宽步行道与自行车道,方便近距离观景;城乡段每 5 公里设观景台、临时停车点,满足拍照休息需求。同时,针对不同客群设差异化标识:自驾客见景区指引与距离提示,文化爱好者见“秦直道”“吕布文化”解说牌,亲子家庭见体验园指引,实现“一路一特色、一段一主题”。
(三)智慧化优设施:优化出行环境
2025年5-8 月,围绕“安全、便捷、低碳、互动”,升级 86.1 公里核心通道设施。低碳方面,沿 X068 路布 1000 余盏自适应太阳能 LED 路灯,游客密集时段(18:00-22:00)亮度 70%-100%,闲置时段20%,年省电 30 万度、省电费 20 余万元;安装公路信息屏(推景区、天气信息)与补能接口(USB/Type-C 充电),满足旅拍通讯需求。
安全上,30余路高清监控覆盖危险路段,接入数智平台实现“巡查 - 养护 - 处置”一键通。
(四)协同化整资源:构建服务闭环
项目打破部门壁垒,整合多部门资源形成“数据互通、服务互联”闭环。文旅资源上,景点预约接入 APP,支持分时预约、语音导览,游客省 1.5 小时排队时间,APP 还整合景点开放时间、游览推荐。
商业资源上,联合监管部门筛选合规合格的食材供应商、露营租赁商、车辆维修店接入APP,实现“食材快速配送、装备线上预约、车辆上门维修”。应急资源上,APP 求助联动乡镇应急管理工作,联动医院、实现“定位- 派单 - 跟踪”透明化,提升响应效率。
三、主要成效
截至2025年8月,“畅行九原”交旅融合项目已完成核心功能落地,在交通管养、旅游服务、区域经济、民生保障四大维度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成果均以实际数据为支撑,充分体现项目的实践价值与社会价值。7月初对沿黄公路(八打线)实施15公里的路面罩面施工;在麻萨地区实施3.3公里的旅游路拓宽工程,这也是九原区打造68.1公里“畅行九原”交通旅游大环线重要的一项工作举措,游客首先沿X081哈滨线到阿嘎如泰苏木大罕台景区、梅力更景区登高望远,参观牧业文化,后沿X076沙滨线、X079永土线哈业胡同镇、哈林格尔镇进行采摘、垂钓、骑行、参观军旅题材文化园、参观红色收藏馆、黄河谣,之后到达X068八打线,步入多彩萨茹拉餐饮一条街,吃黄河大鲤鱼、泡温泉。形成了“北有草坡羊、南有黄河鱼”的九原特色的交通旅游大通道,市民出行的旅游意愿更加强烈。
成效维度 具体表现(初步统计/预估)
交通管养效率提升 公路养护响应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40%,路面病害处置率从85%提升至98%;通过数智化调度,养护成本同比降低15%
旅游服务体验优化 “畅行九原”APP注册用户突破5万人,平均节省排队时间1.5小时;智慧照明补能接口月均服务量超2000次
区域经济带动 “畅行九原”旅游APP启用后,沿线农家乐月均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5%,民宿入住率提升至35%;黄河湿地景区暑期游客量同比增长50%,带动周边农副产品(如黄河鱼、杂粮)销售额增长30%
民生安全保障 辖区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改造前下降35%;二维码求助功能累计使用42次,车辆维修31次,平均响应时间18分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