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串联激活文旅资源 模式创新赋能乡村振兴
一、基本概况
青岛城运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胶州交通发展集团”)成立于2025年3月,由11家法人及非法人单位重组合并而成,是胶州公共交通领域的核心力量。集团拥有各类运营车辆1200余部,在岗职工1500余人,业务板块覆盖道路客运、公共交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汽车修理等核心领域,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集团发展立足区域独特优势,一方面依托当地“高铁、地铁、机场、港口”四位一体的硬核交通配置,为跨区域交通衔接与文旅资源串联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深度挖掘胶州三里河文化、上合示范区、少海4A级景区等本土文旅资源,以“交通织网、文化赋能、服务提质”为核心发展理念,打造交旅融合体系。
在战略布局上,集团以构建胶州公共交通“一张网”为目标,深度推进地面公交与地铁、高铁、航空的“多网融合”,重点聚焦交通枢纽升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乡村交旅联动三大板块,为区域文旅产业增速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二、项目特色
(一)基础设施融合:打造“枢纽+景区”联动节点。
基础设施是交旅融合的“骨架”,集团以胶州汽车总站为核心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为集旅游集散、交通服务与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总站占地78.38亩,可容纳200部客车停靠,凭借规模优势,集团在站内增设“文旅展示区”与“城运易购”特色产品专柜,既实现交通服务与文旅体验的无缝衔接,又为本土特色产品提供展示与销售平台,让旅客在候车期间即可感受胶州文化魅力、选购地方特产,推动“交通枢纽”向“文旅服务节点”转变。
(二)产品创新:构建多元化文旅交通服务体系。
产品创新是交旅融合的“内核”,集团围绕不同客群需求,推出五大特色服务,覆盖婚庆、赛事、乡村游、就医、研学等多元场景:
1.乡村交旅专线: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开通覆盖洋河镇的“旅游观光巴士”主题线路,设计“南线”(28公里、31个站点)与“北线”(32公里、47个站点)两条线路。采用“多巴胺”配色打造“艾在山水间”等特色车厢,并串联山洲水库、艾山、九顶莲花山等乡村景点,让公交成为展示地方风貌的“流动名片”;目前,实现了全市景点纳入公交覆盖范围,达到全市域旅游景点公交无缝衔接,让便捷出行与乡村美景惠及更多市民游客。
2.婚庆定制服务:聚焦婚庆市场环保化、个性化需求,创新推出“婚礼巴士”定制服务。提供主题化车厢装饰(如中式红绸、西式花艺等风格)与个性化迎亲路线设计,既降低婚礼碳排放,又打造独特的迎亲体验。
3.大型赛事保障:组建由200余部高端旅游车构成的专业保障车队,承接各类重大活动交通任务。先后服务山东省运动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合博览会、少海杯马拉松赛等赛事,通过精细化调度与标准化服务,确保嘉宾及运动员出行高效、安全。
4.就医定制客运:针对胶州市民跨区域就医“停车难、赶路累”的痛点,开通“胶州至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就医直通车。采用定点、定时发车模式,全程无需换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缓解就医出行压力。
5.研学旅行合作:深耕研学领域,在与全市中小学长期合作的基础上,与中正易科(青岛)研学旅行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结合胶州上合文化、少海生态等资源,开发“上合文化研学专线”“少海孔子六艺园”等主题线路,推动研学业务从“零散服务”向“规模化、品质化”发展。
(三)乡村联动:创新“交邮+旅游”助农模式。
集团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创新推行“交邮快运+公交捎带+赶集专线”的三维助农模式:
1.交邮快运打通物流通道:联合邮政部门开通7条“交邮快运”专线,实现胶州19个乡镇全覆盖,日均处理货物量达1.5万件,打通乡镇物流“最后一公里”,解决农产品出山、工业品下乡的运输难题。
2.公交捎带激活产销链路:利用乡村公交日常运营优势,推出“公交捎带”服务,将乡镇特色农产品直接输送至城区,“城运易购”专柜或社区网点也有大相家粉条等当地特色产品销售,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让农户获得更多收益。
3.赶集专线串联乡村消费:开通乡村赶集公交专线,串联各乡镇年集、集市等节点,配套“公交捎带”农产品运输服务,让市民可乘公交“游乡村、赶大集、购农产”,实现“旅游+消费”一站式体验,助力乡村经济活力提升。
(四)营销赋能:构建全周期文旅推广矩阵。
为提升交旅产品影响力与转化率,集团打造覆盖“策划-传播-转化”全链条的文旅营销体系,以“精准触达+深度互动”为核心:
1.主题化活动策划:打破季节与节日限制,围绕生态、农事、红色文化等资源设计差异化活动。例如,针对户外游需求推出“崂山北九水生态康养线”“野生动物园亲子研学线”;紧扣时令推出“桑葚采摘节”“大樱桃甜蜜之旅”等农事体验项目;依托红色资源开发党史学习教育专线,赋予旅游产品情感价值与文化内涵,提升用户参与感。
2.数字化矩阵传播:以“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微信公众号为核心,联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构建新媒体矩阵。实时发布最新旅游线路、活动预告及出行攻略,推动内容在朋友圈传播,形成“精准推送-用户互动-转化下单”的闭环,高效触达家庭游、研学团、银发族等目标客群。
(五)生态共建:打造“政企校村”多维度战略协同体系。
集团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政企校村”多方联动的战略合作生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1.多元化合作布局:先后与瑞华中学、人民武装部、上合示范区管委会、各乡镇政府等20余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共建协议,合作领域覆盖教育、国防、文旅、乡村振兴等多个方向,从单一的交通服务合作,升级为“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度协同。
2.场景化服务落地:围绕合作单位核心需求定制专属方案:为学校提供研学旅行交通保障与线路设计服务;为企业提供商务出行、员工通勤班车服务;为乡村提供“交旅融合”助农服务;为政府重大活动提供交通保障服务。通过需求与资源的深度绑定,推动企业从“传统交通服务商”向“综合文旅服务商”转型。
三、主要成效
(一)服务口碑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特色服务领域,集团多项业务获得市场与社会的双重认可。“婚礼巴士”服务已为60余对新人完成迎亲服务,凭借新颖形式与环保理念,成为胶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案例,被本地媒体多次报道,市民认可度持续提升;大型赛事保障累计输送中外嘉宾及运动员超2万人次,高效的调度能力与优质的服务水平,让集团成为胶州重大活动交通保障的“首选单位”,树立了行业服务标杆。
(二)乡村经济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
“交邮+旅游”助农模式成效显著,“交邮快运”专线不仅实现胶州乡镇物流全覆盖,还通过“公交捎带”让胶州特色农产品进城效率提升,以“游乡村、购农产”的模式激活了乡村消费市场,推动乡村从“资源输出地”向“文旅目的地”转变,助力胶州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三)交通与文旅融合效应持续释放。
集团推动的“多网融合”--地面公交与地铁、高铁、航空衔接。游客从机场、高铁抵达后,可通过公交或定制旅游直接前往目的地;研学旅行、生态康养等主题线路推出后,集团年接待游客量显著提升。“枢纽+景区”“交邮+旅游”“政企校村协同”等举措,有效破解了“交通资源闲置”“文旅资源分散”“乡村物流不畅”等难题,构建起“基础设施为骨架、产品创新为内核、智慧技术为支撑、乡村振兴为延伸”的交旅发展模式。
胶州交通发展集团将继续深化交旅融合战略,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开发更多特色文旅产品,推动从“综合文旅服务商”向“区域文旅生态构建者”转变,为胶州乃至全国中小城市交旅融合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