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
一、基本概况
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始建于2015年,位于贵州安顺市黄果树风景名胜管理区,目前是全国最大、贵州省内唯一以桥梁科普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园区占地面积约为115亩,配套建设科普教室、青年图书馆、桥梁文创店、桥梁咖啡吧等服务设施。

坝陵河大桥是G60沪昆高速控制性工程,全桥总投资约14.8亿元。大桥全长2237米,主跨径1088米,桥面距水面370米。该座大桥在桥梁工程领域荣获国际国内五个“第一”,建造技术创造了五个“首次”,在桥梁工程领域五个国际国内“首次”,同时坝陵河大桥是目前国内少有、贵州省内唯一一座可以进入桥体内部开展研学教育的超级大桥。
自开馆以来,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27万余人次,开发了126节“桥梁STEAM科普研学课程”,并组建了一支由100余名高级桥梁工程师和桥梁科普宣讲师为核心的贵州峡谷桥梁科普团队,目前已为全国20余个省份的600余所学校提供科普服务,成功接待15万余名学生参与“未来桥梁工程师”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开发桥梁科普课程。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投资240余万元,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等三个学龄段分别设计了“桥遇科技”“桥遇自然”“桥遇人文”3大主题共计27节桥梁科普课程,并针对27节科普课程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联合设计生产了桥梁建设机械手臂、桥梁检修机器人、风洞实验、桥体承重、空地协同等56种科普教具;创新开发桥梁工程师、桥梁设计师、桥见纳斯卡巨画、达芬桥知多少、鲁班桥知多少等研学课程;并将桥梁数字孪生、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纳入课程体系,提升桥梁科普课程科技含量和趣味性。以沉浸式方式带领学生探索贵州桥梁发展历史,传承桥梁科学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二)开展科普进校实践活动。一是自2023年5月以来,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与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电视台、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联合开展“国之重器•桥梁工程”科普进校活动250余次,共计20万余名学生参与。二是联合贵州省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贵州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贵州希望工程升级版•桥见希望”桥梁科普进校园活动,到安顺市、黔西南州等9个地州市30余所易地搬迁学校、农村贫困学校及希望学校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三是组织开展“国之重器•桥梁科技”“桥见贵州•青年工程师说”“桥见百年中国邮票展”“桥梁科技活动周”等桥梁主题科普活动70余次。
(三)打造“桥梁科学副校长”科教品牌。为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与省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桥梁工程师担任中小学“桥梁科学副校长”,并于9月9日在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举办“桥见贵州•‘桥梁科学副校长’科学教育活动”。同时,与南明区教育局、花溪区教育局、关岭县政府等单位联合塑造“桥梁科技副校长”科教品牌。
(四)积极参加科普展览活动。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携带贵州桥梁文创产品、贵州著名桥梁模型、桥梁关键零部件、荣誉奖项等展品前往活动现场展览,其中包括走进全国两会、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及“质量之光”展览会、深圳文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展览活动主会场、贵州首届科技节、榕江村超现场等地亮相展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展览活动主会场、“贵州首届科技节”等科普展览活动,累计为11个城市5万余人科普桥梁工程技术,向8万余人展示桥梁工程师为桥梁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五)参加行业主题大会。参加了“2024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并作专题推荐、“全国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训班”,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了解交旅融合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同时,联合贵州省研学旅行协会举办2025年研学创新发展大会,并在会上发布“桥见贵州”研学品牌,吸引全国200余家行业机构实地考察。“中国第二届气象旅游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的400余名领导来到坝陵河调研并先后接待国外视觉领域专家100余人及交通运输部、澳门、香港台湾等150余人到坝陵河调研考察;“2024年(第二届)交旅融合发展大会”期间,来自全国130余名参会代表来到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开展实地参观考察活动;
(六)开展战略合作。一是与宝贝走天下、五行侠、麦淘亲子等200多家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联合发布“坝陵河大桥+中国天眼”“坝陵河大桥+黄果树”等20多条多元主题研学线路资源;二是与坝陵河大桥周边30多个旅游景区,共同推出300多条包含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的主题研学线路;三是与启黔之窗研学旅行社合作,在全国20余个枢纽城市开展亲子研学产品推介会,获30余组亲子团订单;四是与教育部ASF、贵州省国际教育交流协会联合开展“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扩大行业影响力;五是与贵州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联合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六是完成2025年“桥见贵州-桥连古今•旅研共行”亲子旅研产品发布会,并与200余家旅行社对接邀约。
(七)举办中国•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截止目前,坝陵河大桥先后举办10届“中国•黄果树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邀请赛”,邀请来自捷克、意大利、荷兰、土耳其等50余个国家选手同台竞技,被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央广网等国家媒体转发报道,在国际上奠定了知名度,累计向10万余名游客科普桥梁知识。
三、主要成效
(一)面向世界科普桥梁文化。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在馆内规划设立“桥见世界”展区,用于展示世界著名桥梁,包含新加坡加文纳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等世界著名桥梁。同时开发面向国际的中英双语科普课程,更好向国际青少年科普世界桥梁知识,讲述桥梁故事。除此之外,桥梁博物馆开展了“2023中国故事共创会—外籍大V用镜头记录贵州桥”“2023‘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活动”“桥见贵州•多彩如你—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来黔交流学习活动”等国际性桥梁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以来,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累计向来自俄罗斯、格鲁吉亚、新加坡等90个国家的26000余名国际友人科普宣传桥梁文化。
(二)开展桥梁科普实践活动。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坝陵河桥梁博物馆组织开展“多彩贵州•桥见未来”科普实践活动200余场,共计10万余名学生参加,其中包括北京市第八中学、澳门培正中学、深圳中学、山西一中、武汉二中、广州一中、陕西一中、南京一中、上海国际学校、天津市实验中学、贵阳一中等省内外1583所学校。通过科普实践活动开展,带领学生感悟大国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三)打造新时代红色科普。贵州省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与省委党校联合开发了“桥见贵州”党建课程,坝陵河桥梁博物馆自2021年以来,先后接待了61及62期省委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贵州交通系统骨干青年、中国建设银行骨干党员计划、安顺市委党校新进公务员、毕节市少数民族骨干培训班等93次党团建主题科普活动,共计8000余人到桥梁博物馆开展红色党建科普教育。通过学习桥梁精神提升干部群众素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政绩观、文化观。
(四)所获荣誉授牌。桥梁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中外人文交流活动基地”“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第三届创新奖”“贵州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中共贵州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点”“贵州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等3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