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

2025-11-08 07:30:59
申报单位:西乌珠穆沁旗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一、项目简介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全长160公里,沿途内蒙古全部9种类型草原延绵过渡,串联蒙古汗城、瞭望山、游牧部落等6个特色景点,是西乌珠穆沁草原生态旅游的核心路线。创新设计草原“99号公路”Logo和白马之乡等元素并融入全线标识标牌,与86公里路面彩虹线交相辉映,构建草原文化景观廊道。沿线建有心形停车区、骑行公路、观景台、服务中心、驿站、民宿、露营地等服务设施,打造全国首条“草原音乐公路”,设置“北疆姑娘”、飞机、火车等特色打卡点,带来“行、停、游、赏、住”草原旅游新体验。依托草原“99号公路”开展“音乐那达慕”、穿越西乌旗草原马拉松、实景演绎等活动,将自驾、越野、音乐、文化等产业与旅游公路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在抖音、小红书等全媒体平台广受好评,有效带动旅游业发展,截止8月底全旗接待国内外旅游人329.07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3.18亿元。

  二、项目自评情况

  (一)工程概况

  项目位置: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旅游公路里程:全长160公里,共分为3段,西段为G207下路口——乌兰五台景区21公里;中段为G207舒图嘎查——瞭望山——金河——半壁山87.6公里;北段为高日罕镇——巴彦胡博嘎查51.4公里,其中:中线重点打造微度假、绿青游、马背游;西线重点打造康养游、非遗游、越野游;北线重点打造研学游、红色游、寻羊游。为突出旅游特色新建公路时增设86公里路面彩虹线,全线里程碑设计结合草原“99号公路”盾标和白马之乡等抽象元素,独具旅游公路特色。技术标准: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基宽度7.5-8.5米,路面宽度6.5-7米,采用先进的道理设计理念,合理设置坡度和弯道,保障行车安全与舒适。项目总投资:3亿元,建设有160公里沥青混凝土道路、标识标牌系统、起点游客服务中心、瞭望山和遥鲁海日罕山木栈道等设施。

  (二)资源品质

  1.旅游资源:草原“99号公路”所经区域的旅游资源可谓丰富多样、引人入胜,沿途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美的风景带,途经9大类型草原,独具旅游公路特色。该公路将乌兰五台(4A)、蒙古汗城(4A)、瞭望山、游牧部落、白桦林、遥鲁海日罕山等6大精华景区连接贯通。起点处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是文化旅游商业融合点,兼具游客集散、导览、餐饮、休憩等旅游功能,同时具备文创商品、非遗产品展示销售等功能。第一站在气势恢宏的瞭望山,这座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英雄传说。紧接着,公路一路延伸,途经蒙古汗城,让游客仿佛穿越时光,领略传统民俗文化的辉煌与豪迈;游牧部落则展现了草原人民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郁郁葱葱的白桦林,挺拔的树干与洁白的树皮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遥鲁海日罕山的雄伟身姿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最终,公路在望见大兴安岭的余脉时结束行程。在这一路,游客不仅能够目睹绿草如海、畜群如云的壮阔景象,仿佛大自然铺开的一幅巨大的绿色绒毯,上面点缀着如珍珠般的羊群和牛群,还可以亲临其境,真切感受内蒙草原全部9种类型延绵过渡的壮丽诗篇。当游客走完草原“99号公路”,便能全方位了解当地独特的生活场景,深深领略内蒙古典型且集中的草原美景,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对大自然的浩瀚产生无尽的敬畏与感慨。

  2.沿线风景资源:一路穿百景千态万业,草原“99号公路”沿途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美的风景带,全线共穿越了6个苏木镇,26个嘎查村。公路本身,已然成为西乌珠穆沁旗最具魅力的旅游名片。路侧植被丰富多样,随着公路的延伸,您可以领略到沿途经过的9种类型的内蒙草原,每一种都独具特色,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视野开阔的路段,精心设置了观景台,为游客提供了绝佳的驻足之处。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草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绿浪。远处的山峦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观景台不仅是欣赏美景的绝佳位置,更是让游客能够放松身心,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3.项目自身环境景观情况:在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周边环境的完美融合。采用曲线优美的线形,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草原上蜿蜒伸展,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自然地形的破坏,使得公路与周围的山峦、草原、河流和谐共生。道路标识系统更是独具匠心,巧妙地融入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元素,无论是民族传统民俗图案,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都在实用的基础上增添了美观性。这些标识不仅为游客指引方向,更成为了展示当地文化的独特窗口,让人们在行驶途中也能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三)设施建设

  1.申报项目主体设施:主体道路采用优质的沥青混凝土材质,确保路面长期保持平整,具有出色的抗滑性能和耐磨性,从而能够轻松适应各种季节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将严格遵循高标准的质量把控流程,精心计算并合理设置坡度和弯道半径。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大大提升行车的平稳性。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在寒风凛冽的严冬,都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为游客带来可靠的出行体验。

  2.服务设施:

  (1)智慧景区管理系统建设:智慧景区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网络,对草原“99号公路”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工作人员行迹、数量统计、公路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草原“99号公路”旅游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旅游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为进一步打造中国醉美草原“99号公路”,在起点处竖立起一座12.4米高的草原“99公路起点”石碑,以独特标识吸引更多游客驻足打卡。结合“歌游内蒙古”文旅品牌,打造全国首条长1330米、宽6米的“草原音乐公路”,公路利用物理学、声学等技术制作特种路面,当车辆以35-60公里/小时的车速行驶时,轮胎与路面摩擦即可奏响《乌珠穆沁故乡》《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两个经典曲目,音乐时长120秒。建有4处公路停车场,有效缓解过往车辆“停车难”问题。在草原“99号公路”旁新增14余公里铺就以“乌珠穆沁”音译内涵为灵感的葡萄紫路面骑行路,满足更多骑行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和文旅特色。同时推进景区在住宿、餐饮、文创销售、运营等方面不同程度进行了提档升级,沿草原“99号公路”提档升级游客服务中心10处;设置高标准卫生间8个;异形垃圾桶24个;统一标识标牌26处;实现全线信号全覆盖。全线服务设施皆配套建设有安全监控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微型消防站)、应急避难设施、避雷设施、警示标牌等安全设施。

  (3)旅游道路沿线差异化建设情况:草原“99号公路”分中、西、北三线开展差异化打造,其中中线以建设特色民宿集区,打造“99号公路”起点、瞭望山、蒙古汗城、游牧部落等景区为重点,发挥业态集中优势,打造微度假、绿青游、马背游线路产品;西线以乌兰五台景区康养优势为重点,发挥草原越野线路长、植被丰富的优势,打造康养游、非遗游、越野游线路产品;北线发挥东部联合旗旧址、知青展馆等红色资源,发挥地域牲畜多样性优势,培育特色民宿集区,打造研学游、红色游、寻羊游线路产品。

  3.管理服务设施:沿公路线路建设10处景区及驿站,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这些驿站不仅具备停车功能,让车辆有安全的停放之处,还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以及便捷的购物场所,方便游客购买当地特色纪念品。驿站的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和谐共处。此外,为了确保游客的出行安全,配备了紧急救援设施,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响应,为游客的旅程保驾护航。

  4.标识系统:为了突出旅游特色,在新建公路时特别增设了长达86公里的路面彩虹线。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为公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更起到了引导和区分的作用。全线的里程碑设计更是独具匠心,设计结合草原“99号公路”盾标和白马之乡等抽象元素,建设有指向性标识标牌26个、4处景观打卡点、140块特色里程碑,使每一个里程碑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充分展现了旅游公路的特色,让游客在行驶过程中时刻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

  5.景观绿化:全线为自然风光绿化,展现出令人陶醉的天然景观,沿途仿佛一幅展开的画卷,绿草如海般辽阔,成群的牲畜如云朵般点缀其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临其境,真切感受内蒙古草原全部9种类型延绵过渡的壮丽景象。从广袤的草原到起伏的丘陵,从蜿蜒的河流到茂密的森林,每一处景色的变换都如同一首动人的诗篇,让人流连忘返,深深沉醉在大自然的魅力之中。

  (四)服务质量

  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项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品质的服务,充分满足游客、司乘人员及沿线百姓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打造了一条惠民利民、共享发展的旅游公路。

  聚焦游客体验,提供全链条优质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沿线建成高标准卫生间8个,解决游客上厕所问题,有效保障游客旅途中的基本需求与环境卫生。打造99号公路起点、马头琴等主题造型个性打卡点,成为展示地方特色、吸引游客驻足的重要载体。打造专业旅拍基地、摄影基地、游牧文化沉浸式体验点,显著提升沉浸式文化体验水平。

  关注司乘需求,打造安全舒适行车环境。“99号公路”全线路况良好,停车区、服务中心、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提供休憩补给、特色餐饮、特产购买等“一站式”服务,全方位为司乘人员打造便捷、舒适、安心的出行体验,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

  惠及沿线百姓,促进区域共同富裕。“99号公路”盘活了区域文化、旅游、特色产业等资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150余户牧户创办民宿和露营地,80余户牧户创办商卖点,带动旅游直接就业岗位810余个。2025年度截止8月底全旗民宿累计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326.93万元,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切惠及千家万户。

  (五)环境整治

  1.路线方案选择在符合自治区公路网的总体规划要求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沿线城镇、地区经济利益,最大限度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避免公路的重复建设,节约用地。

  2.根据确定的路线总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结合本项目所在地区交通网的布局和城镇、资源、文物等分布情况,以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自然条件,采取“由面到带,由带到线”的方法,从所有可行方案中通过调查分析、比选,确定一条最佳路线方案,以节约用地。

  3.注意与水利设施、排灌系统的相互协调,尽量少占良田、经济林及公益林,减少拆迁。力求与地方规划或已建成的各主要干道相连,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大通道的快捷作用。

  4.合理利用地形,正确使用技术标准,尽量采用较高的平、纵面线形指标,注意平纵线形配合,使路线尽可能顺畅、快捷,以缩短里程、减少投资和用地,提高运营效益。

  5.重视环境保护,处理好公路建设与沿线城乡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利用公路边坡建设生态绿化带。

  (六)运营管理

  1.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方面:一是精准投入塑造精品。高效建成并投用一批标志性文旅项目,包括草原“99号公路”起点广场、瞭望山木栈道、“音乐公路”、骑行道等,全面提升游客接待能力。“99号公路”起点广场日均接待游客超过2万,最高单日超3.2万人打卡,“99号公路”起点广场、音乐公路已经成为引爆全网的火热打卡地。二是景区发展稳中有进。全旗五大景区在住宿、餐饮、文创销售、运营等方面不同程度进行了提档升级,截止前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5万人次,带动就业300余人,创造收入超700万元。三是服务网络全域覆盖。沿草原“99号公路”提档升级10处游客服务中心;设置高标准卫生间8处;生态垃圾桶24个;统一标识标牌26个;沿线重要景区景点实现网络信号全覆盖,游客体验感、舒适度大幅提升。四是民宿经济蓬勃兴起。依托草原“99号公路”,全旗兴起99个民宿、60个露营地、44个骑马场、27个旅拍基地,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9万人次,带动就业575人,为牧民创造旅游收入超1300万元,其中登吉露营地日均收入4万元,最高日收入超9万元;牧驼人家露营地日均收入达1万元,有效带动了乡村振兴。

  2.管养维护方面:由专业的养护队伍,定期对公路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路面平整、标识清晰。加强对路边设施的检修,及时处理损坏部分。完善管理机构与制度,完善停车区、观景台、充电桩等配套设施,以此来保障游客的出行安全和出行体验。

  3.宣传推广:一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以及小红书等《多彩西乌》《多彩草原西乌珠穆沁》账号发布视频作品110余部、文章作品40余篇,总点击量超760余万。二是。在广州、上海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8场,到场人次达1700余人,成功对接沈阳、山东、等地旅游专列6车次。三是投资100余万元完善草原“99号公路”沿线LOGO及标识标牌布局,在北京、呼和浩特市等地飞机场、火车站、大型常超放置户外宣传广告18处。四是与高德地图、抖音、微信视频号及其它新媒体加强合作,提升本地文化旅游宣传作品的曝光量。截止8月底全旗接待国内外旅游人329.07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3.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倍,1.33倍。

  4.文旅活动带动业态发展:一是度假游。坚持差异化发展,打造中线的微度假、绿青游、马背游,西线的康养游、非遗游、越野游,北线的研学游、红色游、寻羊游,丰富旅游业态,让游客在公路上走的下去、停的下来。二是音乐游。以“歌游内蒙古”品牌为引领,自5月20日起,在草原“99号公路”沿线陆续启动“万人星空演唱会”“99号公路音乐那达慕”“巴拉嘎尔之夜群众文艺汇演”“mini音乐那达慕”等系列品牌活动,实现天天唱、周周演。在瞭望山、巴拉嘎尔文化广场搭建固定舞台2处,为常态化文艺演出和游客参与提供专业场地。同时在千里草原风景大道驿站等核心节点设置6处草原“唱吧”互动设施,常态化开展乌珠穆沁婚礼演绎、勇士出征、非遗表演等演绎项目,提升游客参与度和旅途趣味性。三是赛事游。以品牌赛事为核心,通过举办穿越西乌旗草原“99号公路”马拉松及草原王挑战赛、全国五人制足球邀请赛、蒙古马超级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打造体旅融合示范点,提升牧区体育设施便利性及足球、搏克等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度,发挥体育项目、赛事的带动效应,让游客参与其中,配套文化展演、美食品鉴、特色商品展销,延长消费链条。

  三、典型性论证

  在区域旅游资源及自然条件方面,草原“99号公路”所经区域拥有丰富多样的廊道资源。从开始“99号公路”起点游客服务中心开始,一路途经瞭望山、蒙古汗城、游牧部落、白桦林、遥鲁海日罕山,到看到大兴安岭的余脉而结束。沿途经过九大草原类型,分别是:山地落叶阔叶林林缘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草原类、低山丘陵草甸草原类、波状高平原草甸草原类、山地干草原类、低山丘陵干草原类、波状高平原干草原类、沙丘沙地植被草地类、河泛地湖盆低地草甸类,在四季更迭中展现出截然不同却又迷人的草原之美。

  主体工程及设施建设方面,主体工程质量优良,路线设计合理。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基宽度7.5-8.5米,路面宽度6.5-7米,采用先进的道理设计理念,合理设置坡度和弯道,保障行车安全与舒适。沿公路线路拥有多个景区驿站,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这些驿站不仅具备停车功能,让车辆有安全的停放之处,还提供丰富多样的餐饮选择,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以及便捷的购物场所,方便游客购买当地特色纪念品。为了突出旅游特色,在新建公路时特别增设了长达86公里的路面彩虹线。更起到了引导和区分的作用。建设有1330米音乐公路、14公里骑行道路满足更多自驾、骑行人员的需求,全线的里程碑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巧妙结合了草原“99号公路”的Logo和白马之乡等抽象元素,进一步增强旅游公路得服务功能和文旅特色。

  旅游产品方面,深挖地方文化,创新“旅游+”模式。呈现出丰富多样且极具特色、独具创意与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如围巾、冰箱贴、钥匙链、矿泉水、啤酒、白酒、雨伞、半袖、香片、帽子、雪糕、车贴、肉干、乳清饮品等,结合地区个性化旅游线路,建成1处“99号公路”文创旗舰店和8处特产店,全方位地满足不同游客的游、购需求。

  运维管理方面,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西乌珠穆沁旗草原“99号公路”旅游业态审批报备管理办法》《西乌珠穆沁旗文化旅游业扶持发展政策》等制度,规范沿线旅游业态管理,杜绝旅游乱象,扶持并鼓励优质民宿、商卖点等旅游业态发展。二是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沿线停车区、观景台、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增设卫生间、垃圾桶、网络信号等基础设施。三是建立旅游沿线管理机制,在草原“99 号公路”沿线成立草原义警、志愿者巡逻队伍,重点在游客量较大的“99号公路”起点、游牧部落、遥鲁海日罕山等景区开展交通管理工作。同时安排旗内垃圾清运公司,定时定点开展卫生清洁工作保障草原环境卫生。

  宣传推广方面,线上矩阵火力全开。通过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内权威官媒及“两微一抖,一书一手”等全媒体平台,发布爆款视频、深度文章,举办万人星空演唱会、《歌从草原来》综艺、草原王挑战赛、汽车那达慕等大型活动在央视频、人民日报、奔腾融媒、车视界等权威媒体进行现场直播。线下推介精准触达。赴上海、天津、广州、济南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吸引数百家文旅企业参与,精准对接呼和浩特、山东等地旅游专列,开辟了新的游客市场。优化草原“99号公路”沿线及呼和浩特、北京等区内外机场、地铁、火车站、高速公路、商超等核心区域户外广告,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深化与高德地图、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头部平台合作,持续放大宣传声量。

  活动举办方面,致力于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通过“99号公路”音乐节、万人星空演唱会等音乐节庆品牌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同时,举办传统那达慕盛会、马超联赛、现代体育那达慕、草原王马拉松、五人制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等各类赛事,累计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形成四季不间断赛事链条。

  游客体验感方面,“99号公路”凭借旖旎的沿途风光、优良的通行条件与完善的旅游业态,赢得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赞誉。当“人权行动看中国•2025”内蒙古行的中外嘉宾来到这里后,瞬间被美景所吸引。来自瑞士的自媒体达人亚尼拉•帕特里夏•库埃斯塔穿上了蒙古族传统服饰,与白马和草原合影留念。行驶在路上,平稳的路况让旅途更添舒适,便捷贴心的配套服务为司乘人员提供全方位保障,成为社交媒体上众多自驾爱好者分享和推荐的自驾路线。依托“99号公路”客流量日益增长,几十家“牧人之家”每天迎来送往热闹非凡,牧户收益提升,整体反馈积极。“90后”牧民洪格尔原本以放牧为生,如今空余时间在“99号公路”起点开起烧烤摊,这给他增加了不少收入,他笑着说道:“我的家乡能被全国各地的游客知道,我很自豪。”

  四、项目实践效果

  (一)经济效益

  旅游公路的建成显著提升了区域的可达性,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直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沿线的酒店、民宿入住率大幅提高,餐饮、购物等消费也随之增长。旅游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公路的建设也促进了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推广,通过公路品牌,将产品打造为特色文旅产品,增加收入。公路运营至今吸引150余户牧户创办民宿和露营地,80余户牧户创办商卖点,带动旅游直接就业岗位810余个。2025年度截止8月底民宿累计接待游客17.9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326.93万元,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切惠及千家万户。

  (二)社会效益

  旅游公路的建设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融合。它为公路沿线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方式,草原“99号公路”全线共穿越了6个苏木镇,26个嘎查村,解决了1万余名牧户出行问题,改善生活质量。此外,以公路品牌为主题开展的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我旗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环境效益

  草原“99号公路”建设秉持生态优先理,项目通过科学选线避让生态敏感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旅游公路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加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