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享新概念 联结东西情
——临沂豪华大巴慢游开启跨省旅行新体验
当交通与世界相交,就能打开发展新空间;当交通与时代相通,就能把握发展新机遇。
在城市发展与区域协同的大背景下,交通如何从“通达工具”升级为“融合载体”,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以交通强国战略为指引,聚焦“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创新推出全长4500公里、以进藏入疆等跨省长线为载体,深度串联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与丝绸之路等西部标志性景观的“豪华大巴+沉浸慢游”交通旅游产品,通过优化供给、提升服务,构建起覆盖华北、华东、西南等核心客源地的全国性运营网络,为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贡献了交通力量。
重塑出行体验,以工具升级夯实服务根基
传统客运体验不佳,出行品质亟待提升。面对这一行业痛点,临沂市河东区着力推进交通工具和服务模式的全面升级,让旅途本身成为享受。
做法上,实施“三维焕新工程”。一是车辆功能从“运载型”向“空间型”升级,引导企业定制开发新型豪华大巴,引入“移动酒店”理念,配备独立太空舱座椅、独立卫浴、全景天窗及智能环控系统,将车厢打造为舒适旅居的“移动生活空间”。二是服务内涵从“出行型”向“康养型”延伸,集成健康监测设备与远程医疗系统,实时追踪旅客体征数据,配套营养膳食与专业咨询,打造集“行、住、养”于一体的“移动疗养舱”。三是安全体系从“单点监管”向“全程防控”转型,严格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强化驾驶员应急处置培训,筑牢人防、技防、制度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线。
工具升级带来体验革新。过去,传统大巴因座椅密集、舒适度低而影响体验。项目运行以来,显著提升了出行品质,银发群体占比达68%,复购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一批“乐龄慢游”产品成为市场亮点,印证了高品质出行供给对消费需求的激发效应。
“移动空间+疗养舱”式豪华大巴
织密联动网络,以线路设计促进区域协同
区域发展不均衡,东西资源待联通。依托交通的纽带功能,临沂市河东区精心规划跨区域旅游线路,以交通大动脉打通区域协调发展经络。
做法上,构建“双廊牵引、文化浸润”体系。一是打造国家战略走廊精品线,重点规划“临沂—西藏”全境线与“临沂—新疆”丝路风情线,依托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219国道与独库公路,将西部壮丽山水与厚重历史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旅游产品。二是植入文化交融体验点,积极对接西藏八宿县拉根乡,推动“藏寨家访”项目落地,通过川藏公路历史讲解、酥油茶制作、团结锅庄等体验环节,使旅途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三是拓展交通引流价值链,通过稳定客运线路带动西部特色产品外销,线路仅仅推出7个月,就累计推动青稞、牦牛制品等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超2500万元,实现“客源输送”与“产业引流”双轮驱动。
线路成为协同发展的血脉。项目不仅累计接待进藏游客5000余人,更在文化交流、消费联动中构建起东西部情感与经济的双重桥梁。
强化数字赋能,以智慧平台提升运营效能
运营管理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保障。面对长线运营的复杂性,临沂市河东区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让科技为传统交通注入新动能。
做法上,建设“一平台、两体系”。一是打造一体化智慧服务终端,支持企业研发专属APP,集成智能选座、实时定位、旅拍共享、服务呼叫等功能,实现“一部手机畅游全程”。二是构建“交通+电商”融合体系,通过平台对接西部特产供应链,助力藏区、新疆特色产品直达东部家庭,探索“运输+电商”增值服务新路径。三是建立数字化健康保障体系,将车载健康监测设备与云端平台相连,为旅客建立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实现远程医疗团队实时守护,累计服务已达5.5万人次。
智慧赋能让服务更精准、运营更高效。平台将持续升级为独立应用,预计用户将突破2万人,进一步夯实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厚植价值内涵,以责任担当升华品牌境界
商业价值单一,社会责任待加强。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临沂市河东区注重发挥社会价值,推动商业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让发展更有温度。
做法上,推动“三个融合”。一是推动“交通+公益”融合,在线路中嵌入“小手牵大手”公益助学活动,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过程透明化,赋予商业旅行以温暖的社会意义。二是推动“服务+银发”融合,响应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创新推出“享老式慢游”系列产品,以慢节奏、深体验、康养服务精准满足新生代长者需求。三是推动“品牌+精神”融合,将“沂蒙精神”融入服务标准与团队建设,以吃苦耐劳、诚信专业的服务传递正能量,塑造有温度、有底蕴的交通服务品牌。
价值引领让模式更有生命力。项目不仅形成10家分公司的全国性网络,更在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公益实践中拓展了交通行业的价值维度。
如今在临沂,一辆辆“移动生活空间”正穿行于山河之间,将东部市场与西部资源紧密相连,将交通出行升华为文化体验与康养之旅。这一“沂蒙模式”,是“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服务区域协调、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探索。临沂市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以线串珠、由点及面,让交通成为描绘“东西共富、山河同美”新时代画卷的流动线条!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