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游船+”激活水域价值,构建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2025-11-08 08:02:28
申报单位: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企业简介

  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简称重庆长航)成立于1950年,隶属招商局集团,长期以来彰显责任担当,发挥国资央企示范引领作用,1979年开创长江游轮旅游先河,2002年率先专业经营重庆两江游业务,公司锚定“中国领先的内河高品质游轮旅游综合服务企业”战略目标,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重庆长航旗下城市游船“长航两江游”创立于2002年,拥有豪华城市游船“长航朝天星河”、“长航朝天皓月”、“长航朝天门”轮3艘,共计1900客位;拥有圆通寺客运码头1座。3艘游船均为交通运输部首批国内水路旅游客运“城市景观游”精品航线“示范船舶”,经营规模和服务品质市场领先。

  “长航两江游”先后圆满完成多起重要政务接待,以及李显龙、阮晋勇、基辛格等外国元首政要的乘船接待任务;圆满完成亚洲议会和平协会、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球科学家高峰会、亚洲企业大会、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合作交流、“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等众多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和政务接待。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客船” “全国工人先锋号” “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先进集体” “全国安康杯优秀船舶” “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 “重庆市文明单位”等6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为推动重庆滨水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案例概况

  近年来,重庆长航两江游以“游船+”为抓手,持续推进交旅融合、文旅融合,丰富城市游船体验;以“创新”为抓手,坚持打造新场景、新活动、新体验,持续推动产品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功能创新、发展更新,激活水域价值,构建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实现了产业美誉度、知名度大幅提升,推动重庆两江游成为我国内河交旅融合发展特色突出,影响广泛的都市水路旅游客运产品,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三、主要做法/项目特色

  (一)开发主题产品,经营模式创新

  重庆长航两江游围绕“节庆文化体验、城市景观沉浸、场景化营销”三大主线,布局25个产品开发方向,构建“主题航班+定制服务”产品体系,定期开行以主题航次、定制化服务产品为升级体验,以及与节日、景区、体育、酒店等多业态进行文旅融合的特色产品和特色航班,通过主题航班产品提升两江游的附加值与美誉度。

  近年来,在主题航班上先后策划开行了“传承经典红耀两江” 、“甜蜜风暴心动两江” 、“两江奇妙之旅” 、“渝见你·预见爱”、“父爱如山”、“尽情放粽”、“游向金秋开学季”“龙腾两江、龙运当头”龙年主题航班、 “公主请上船—女神节惠游两江”主题活动、“重马之夜”主题航班、“全国校园音乐大赛主题航班”、“走读重庆、极目红岩、游学两江”研学航班、“为爱启航”母亲节航班、“同船共渡、爱意永驻”主题航班、“小小游戏王,挑战赢惊喜”儿童节航班、“江上过端午,就是不一样”端午节航班、“欢乐亲子游,阖家乐逍遥”父亲节及毕业季主题航班、“不‘七’而遇、 满心欢‘夕’”七夕主题活动、开学季、教师节、中秋主题、“礼赞中华共贺国庆”、“金秋养生健康重阳”等主题航班和主题活动,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2023-2025年累计开行主题航班30余项350多个航次,得到市场的积极反响和高度认可,丰富了产品内涵。

  (二)产业跨界合作,产品业态创新

  重庆长航两江游以“游船+”为抓手,持续进行跨界合作,推进产品业态创新。

  一是“游船+景区”跨界创新,与岸上景区合作开发“穿越洪崖洞X两江游”、“融创娱乐小镇+两江游”、与WFC观景台合作的“8D魔幻全景游”、与湖广会馆合作开行“江湖漫游”产品,以上创新产品得到重庆市、渝中区文化旅游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宣传推广支持。

  二是“游船+异业”跨界合作,2023年与重庆1949演艺合作开发红色主题航班产品,2024年与中粮集团合作开行“全国校园音乐大赛”主题航班产品,均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2025年6月策划开行“两江撒‘野’、音乐‘唱’游”音乐主题航班,带动线上热度与品牌曝光,成为本土音乐品牌赋能的典型案例,获得较好市场反响。同时,长航两江游还不断深化与长江游轮、酒店的融合,开发专享航班、酒店套餐,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打造消费新场景,交旅融合创新

  一是2024年打造的创新文旅产品“两江水上邮驿”,作为长江上第一个水上邮局,丰富了游船业态,不仅受到游客的欢迎,也得到主管部门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二是2025年顺应市场消费新趋势,整合跨界资源,策划推出重庆首个高端水上婚礼品牌和新场景,成功举办“星月奇缘·朝天婚宴”城市游船婚礼产品发布会,并承接了首场定制婚宴业务。

  (四)拓展经营领域,产品功能创新

  一是打造“两江会议商务空间”。重庆长航两江游发挥游船会务设施硬件优势,为各类会议和商务活动提供多种定制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拓展会议商务市场,打造在江上的最佳会议商务地。

  近年来,重庆长航两江游先后承接了众多商务、外事活动和大型会议,“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技术合作交流之夜”、“投资中国年”西部地区专场推介、重庆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重庆行、驻渝总领事馆中秋茶会、山水国际发展论坛、阿联酋经贸洽谈会、赛力斯汽车海外商务大会、重庆火锅节等多项大型会议和活动在游船举行,取得较好效果。

  二是打造“两江城市会客厅”。重庆长航两江游打造高端特色餐饮“星河盛宴”,培育重庆水上特色餐饮,旗下“长航两江游轮餐厅”成功入选重庆美食“渝味 360 碗”体验店,是重庆唯一的都市游船体验店,得到了市场高度认可,预订长期满房。

  三是打造城市形象宣传的窗口。重庆长航两江游发挥游船品质和品牌优势,先后承接完成重庆市委宣传部“光影新重庆”官宣片、重庆卫视大型文化探访节目《诗行长江》、中央电视台《灯火中国(重庆篇)》、《绿水青山的中国》、《共和国巡礼(重庆篇)》《经典C大调》等录制用船任务,节目在央视、重庆卫视等频道多次播放;承接山东电视台“十万山东人游重庆”直播。2025年1月,“长航朝天星河”轮作为春晚分会场唯一江上表演舞台用船携“朝天系列”巡游游船闪耀央视春晚,并荣获“突出贡献单位”称号;2025年4月2日,承接“甲亢哥”重庆行直播,海内外总阅读量突破12亿次,为重庆城市形象宣传积极助力。

  (五)持续升级换代,推进产业更新

  一是推进产业更新。重庆长航两江游持续推进游船品质提升。2024年7月,公司建造的新一代两江游轮“长航朝天星河”轮投入营运,建造应用了多项新理念,以及防震减噪和环保的新技术,设计超前、装饰豪华、高端大气,充分体现了“绿色、智慧、安全、舒适、时尚”的特点,取得“绿色船舶”最高等级认证,是重庆城市游船中第一艘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绿色船舶-3”“能效设计-3”“船舶舒适性-(噪声3)”“船舶舒适性-(振动3)”附加标志的船舶,引领重庆“两江游”向高端高品质发展,进一步提升重庆滨水旅游品质,成为重庆两江游产业提档升级的标志性成果。

  二是推进绿色更新。重庆长航两江游着力环保治理,助力“两江游”绿色水平提升,在重庆率先实施尾汽高效治理项目,其“长航朝天门”轮实施的尾气高效治理,是国内首个尾气高效治理试点改造项目,不仅实现了保障船员及游客的身体健康、船舶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度统一,更是受到国家和重庆市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

  四、主要成效

  (一)促进产业发展,助力精品航线创建

  2022年-2024年,重庆长航两江游牵头,组织重庆所有经营两江游航线的三家公司积极创建交通运输部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按照创建任务,“加快船舶提档升级,完成长航朝天星河轮新船建造”,“丰富内涵,创新水路旅游服务产品”,”“抓好环保,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三项是其中的重要任务,长航两江游不仅抓好牵头工作,更全力推进以上重要任务的落实,成功通过验收和复核,成功创建国内旅游客运精品航线,并入选精品航线典型案例,3艘船舶荣获交通运输部首批国内水路旅游客运“城市景观游”精品航线“示范船舶”称号。

  (二)促进产业经营,助力品牌形象提升

  重庆长航两江游通过交旅融合产品创新,提升了游船品质,创新了水上服务产品,提升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安全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打造重庆“两江游”的品质和特色,市场口碑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两江游船已成为重庆城市形象的重要符号,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是产品创新获得较好市场反响,游客体验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也助力长航两江游取得良好经营业绩,2023年-2025年10月,累计游客接待量370余万人次。

  二是产品创新获得较好品牌影响力。重庆长航两江游船推进境外游客便利性服务被《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多个主题特色航班、消费新场景被《重庆日报》、《国际商报》、人民网、央广网、华龙网、渝中发布等各大媒体专题报道;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也到游船进行专题调研采访;《广州日报》也到船以《重庆两江游“遇见”广州珠江游》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助力重庆两江游品牌形象的大幅提升,“长航两江游”已成为重庆滨水旅游的一张城市名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