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山海风景 赋能精致旅程

2025-11-08 08:05:24
申报单位:威海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基本情况

  威海作为滨海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近年来,威海市全力打造“千里山海”城市旅游品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来威游客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面对旅游市场的旺盛需求和市民游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威海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公交集团”)传统的运营模式面临极大挑战。一方面,常规公交线网难以满足游客直达景区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旅游旺季景区周边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为破解这些瓶颈难题,威海公交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理念,抢抓威海“千里山海”城市旅游品牌创建机遇,加强横向联合,主动转型发展,探索“公交+旅游”新模式,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线网布局,织密全域旅游交通脉络

  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精准锚定热门景点分布与旅游偏好,将全市划分为“北部海岸线”“威海湾侧海滨路一带+南部海岸线”“市区及近郊景点商圈”“城市周边景点”四大旅游板块,匠心设计12条特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总里程超212公里,如同纽带串联起沿途自然景观与商业街区,实现40余个主要景区与商圈的全覆盖,通过“常规公交+旅游专线”的多元模式,构建起“快进慢游”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达成景区、商圈与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

  聚焦核心区域打造集散体系,重点建设两处特色游客集散中心:以半月湾观光巴士停车场为核心,向西辐射火炬八街、小石岛,向东连接威高广场、韩乐坊及那香海,构建环海观光主轴;以刘公岛码头为枢纽,开通至各大景区、商圈及车站的接驳线路,全面覆盖“环海观光、景区接驳、热点疏运”三大场景,形成双向呼应的中转服务格局。2025年,两处集散中心服务的游客量已达58.9万人次。

  持续升级主题线路与运力保障,东部环海线打造“海洋+非遗+威海老故事”文化主题车厢,西部环海线引入“宝宝巴士”,在猫头山景区投放17辆观光客车与8辆小型游览车,旺季日均运送游客约3300人次;创新开通赶海专线、景区直达摆渡车、酒店接驳专线及“冬游威海”“最美日出”等定制主题线路,精准匹配多元旅游需求。针对节假日及旅游旺季,动态调整运力配置,2025年旺季公交运力提升37%,切实保障游客出行畅通。

  (二)定制特色公交,打造旅游城市流动名片

  深耕“车辆即风景”的理念,升级车型配置,推出一系列兼具颜值与功能的特色公交,成为展示威海魅力的“流动名片”。纯电动双层巴士以红色为主色调,融入海浪、鲸鱼等海洋元素,尽显城市活力;全景观光巴士配备大视角穹顶天窗与高背舒适座椅,为游客带来沉浸式观景体验;中西方婚礼主题公交分别以红、蓝为主色,将吉祥纹饰、山水画卷与星辰大海等元素巧妙融合,适配特色场景需求;猫咪、螃蟹卡通造型的敞篷式游览车,为景区增添童趣氛围;针对夜间旅游市场,采用“LED灯带+发光字”技术装扮6辆夜游专线公交,让夜间出行成为移动的视觉享受。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生态旅游城市建设。2022年以来,累计新购置纯电动车244辆,推动新能源车辆占比提升至62.85%。新能源车型的广泛投用,既提升了乘客出行舒适度,又以低碳实践契合威海生态定位,为交旅融合注入绿色动能。

  (三)升级服务品质,构建智慧文旅服务生态

  强化人才支撑与人文服务,选拔培育80余名优秀公交员工成为“景区驾驶员+城市导游员”复合型人才,除提供景区乘车服务外,在猫头山观光线、西部环海线等重点线路年均为游客提供近万次山海文化、海洋特色讲解服务,以文化赋能提升旅游体验内涵;推出暖心服务举措,“宝宝巴士”上线初期为每位乘客赠送包含威海特产的伴手礼1000余份;旅游旺季组织志愿者在威海(北)站、猫头山、火炬八街等重点区域,提供咨询引导、特殊帮扶等志愿服务;创新资源再利用模式,与荷兰国民薯条ROYAL PATAT合作,将退役公交车改造为餐饮便民驿站,成为兼具实用性与打卡属性的文旅新地标。

  发力智慧化建设,提升服务便捷度,推出“威海观光巴士”微信小程序,整合线路查询、电子购票、景点导览等功能,实现观光线路与景点的线上预约购票,为游客提供“一键式”服务,注册用户已突破41.66万人;创新推出多元化票制体系,与刘公岛、驱逐舰等景区联合推出“车票+门票”联票,2025年销量近4万张;实行“全天一票随上随下+单次票”组合模式,推出凭“宝宝巴士”车票免费乘坐夜游公交等优惠政策,以数字化举措与灵活票务机制,兼顾游客出行的便捷性与经济性。

  (四)深化多元合作,拓展交旅融合发展边界

  构建“公交+文旅”协同模式,与市文旅集团联合成立千里山海观光巴士有限公司,实现公交运力与旅游资源的深度整合,凝聚发展合力;组建专业市场营销团队,探索“互联网+宣传”路径,通过制作线路推广视频、旅游攻略,在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直播宣传,2024年7月以来累计直播230场次,场观总量达335万人次,成功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留量”的转化。

  联动多方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在半月湾北岸停车场、刘公岛旅游码头等核心枢纽设立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团队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日均处理游客咨询超万次;将公交客服热线服务时间延长至21:30,确保即时响应游客诉求;优化交通换乘体验,迁移改造威海北站1号、2号站台,实现铁路旅客出站后电梯直达公交换乘区,以全流程服务升级提升游客消费体验,为交旅融合筑牢设施保障根基。

  三、主要成效

  (一)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交旅融合有效促进公交收入的增长。2024年以来,旅游专线累计运送游客量达到157.54万人次,票款收入达到2644.86万元,成为公交营收新的增长点。同时,便捷高效的旅游公交网络,有效引导游客流向,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景区、商圈、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对威海市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二)社会效益广泛彰显,城市形象得到优化

  覆盖全域、特色鲜明、智慧便捷的旅游公交服务体系,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为游客提供优于私家车的出行选择,有效减轻景区周边的道路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独具特色的观光车辆、温馨周到的服务、融合城市文化的车厢环境,使公交车辆成为展示威海精致城市形象的载体,扩大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三)绿色出行深入人心,生态优势更加巩固

  新能源公交车,显著减少交通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与威海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交通与生态旅游的协同发展,巩固和强化威海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竞争优势。

  (四)融合转型初见成效,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交旅融合战略的落实,推动威海公交集团从传统客运企业向现代城市出行服务商的转型。通过业务创新、管理优化和服务升级,威海公交集团拓展旅游市场空间,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传统公交企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

  (五)协同发展格局形成,共建共享效应显现

  与文旅部门、景区、车站等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客源共享,形成共同推动交旅融合发展的合力。这种跨领域、多主体的协同合作模式,不仅保障公交旅游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实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