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公交701路(临汾至古县)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2025-11-08 08:06:29
申报单位: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概况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全域旅游理念的深入,游客的出行需求正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适、走得有意义”转变。传统的“景点式”旅游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交通线路本身作为一种旅游体验载体和区域连接纽带的价值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路径。

  临汾市,作为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风光。其下辖的古县,不仅因“天下第一牡丹”——三合牡丹而闻名遐迩,还拥有蔺相如墓等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及秀美的太行山水风貌。然而,在过去,连接临汾市区与古县的公共交通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以满足基本通勤出行为主,未能有效服务于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制约了古县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区域联动。

  为破解这一瓶颈,临汾市委、市政府及交通、文旅部门高瞻远瞩,决定以公交服务升级为抓手,打造一条集交通功能与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创新线路。临汾公交701路(临汾至古县)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条公交线路的延伸或优化,更是一次对“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深度探索与实践,旨在将一段普通的旅途,升华为一场沉浸式的“文旅初体验”。

  二、 主要创新举措与特色

  701路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公交的运营思维,从线路设计、车辆配置、服务内容到营销推广,全面注入旅游基因,实现了从“交通工具”到“旅游产品”的华丽转身。

  1. 线路设计创新:

  串珠成链,优化空间布局: 701路在规划之初,便充分考虑了沿线及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分布。线路不仅连接了临汾市区与古县县城,更注重无缝对接古县的核心景点。通过合理设置停靠站点,实现了乘客“下车即景区”的便捷体验,有效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形成了以701路为轴线的“临汾-古县”旅游黄金走廊。

  文化赋能,旅途即是风景: 在线路设计上,701路有意识地途经或远眺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让旅途本身成为观光过程。车厢内通过语音报站、宣传图册等方式,对途经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进行介绍,使乘客在抵达目的地前,便能提前感受到古县的文化魅力,构建了一条移动的“文化走廊”。

  2. 服务模式创新:

  特色主题车辆,营造沉浸氛围: 701路部分车辆采用了“文旅巴士”主题涂装,车身、车厢均有关于古县旅游的介绍。车内环境整洁舒适,车辆还配备了更加舒适的航空座椅、USB充电接口,满足了游客在旅途中的休闲与工作需求,提升了出行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信息集成服务,打造智慧出行: 在线路推广中,充分利用“临汾掌上公交”等APP,提供实时公交查询服务,方便游客精准规划行程。

  3. 产业融合创新:

  激活乡村旅游: 701路的开通与升级,极大地便利了城市居民前往古县乡村进行短途游、周末游,直接带动了沿线农家乐、民宿、土特产销售等乡村业态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交通动能。

  促进文化传播: 这条线路成为移动的文化宣传平台,让更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能够便捷地探访蔺相如墓等历史遗迹,感受古县深厚的忠义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引导客流集聚: 通过将分散的游客高效、低成本地输送至古县,701路为古县旅游市场带来了稳定的客源,盘活了县域内的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形成了“一条公交线,带活一座城”的良性循环。

  三、 701路运营以来的成效与影响

  701路自以交通旅游融合产品的新定位运营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客流量显著提升: 相比单纯的通勤公交时期,701路的日均客流量,尤其是节假日和牡丹文化旅游节期间的客流量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以旅游为目的的乘客占比显著提高,证明了市场对这一创新产品的认可。

  社会口碑持续向好: 乘客普遍反映,701路票价亲民、班次稳定、服务优质,特别是旅游元素的加入,让出行体验远超预期。“坐着公交去古县看牡丹”已成为许多临汾市民及周边地区游客的首选出行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大量正面评价。

  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701路的成功实践,为临汾市乃至山西省其他县市区如何利用现有公共交通资源赋能旅游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临汾公交701路的创新案例,其核心经验在于:

  1. 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 项目成功离不开交通、文旅等政府部门的前期规划、政策支持和协调推动,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市场规律和游客需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 功能叠加与体验升级相统一:在坚守公交“普惠便民”基本属性的同时,大胆融入旅游服务功能,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实现了服务品质的飞跃,做到了“加服务不加价”,赢得了民心。

  3. 线上资源与线下服务相促进: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出行便捷性的同时,更注重线下实体服务的温馨与人性化,形成了线上线下互补的服务闭环。

  推广价值:

  701路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对于广大拥有丰富旅游资源但交通衔接不畅的县域地区而言,无需投入巨资建设新的交通基础设施,而是通过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旅游化”改造,即可快速形成一条高效、低成本的旅游通道。这种“小切口、大效益”的创新模式,是推动交旅融合、实践全域旅游理念的一条务实、高效的路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