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快进慢游”新体验 交通+旅游融合赋能全域旅游

2025-11-08 08:34:35
申报单位:河北保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1、案例架构:

  基本概况:保运集团立足交通枢纽优势,以“站运游”融合为抓手,全面推进交通旅游产品创新。依托保定汽车总站旅游集散中心,开通7条旅游专线,节假日日均发车超60班次,单日最高输送游客逾4000人次,年旅游包车服务超3000趟次。联动“金色阳光旅行社”16家分社,年服务跨省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板块营收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35%。创新“白天拉客、晚上拉货”客货邮模式,提升车辆利用率30%,年增物流收益800万元以上。全国首创“云评价”系统,3天收集反馈500余份,服务好评率达98%。项目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助力沿线景区客流增长超20%,有效激活县域消费。通过“移动的城市会客厅”传播保定文化,提升城市温度与出行幸福感,实现了企业增效、群众满意、城市添彩的多赢局面。

  主要做法:

  打造“快进慢游”新体验,赋能全域旅游的交通旅游融合创新实践

  在“交通强国”与“旅游强国”战略交汇的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不再仅仅是连接空间的工具,更成为承载文化、激发消费、提升体验的重要载体。保运集团紧扣“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主题,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站运游”融合为抓手,创新打造“快进慢游”新体验,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交通旅游融合创新之路。

  一、重构枢纽功能,打造“一站通达”的快进体系

  传统客运站长期面临“重运输、轻服务”“等客上门、功能单一”的困境。保运集团以保定汽车总站为核心,率先实施功能转型,建成集旅游咨询、票务预订、集散换乘、文创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集散中心,实现从“客运枢纽”向“旅游门户”的华丽蝶变。

  依托枢纽优势,集团精心布局“快进”网络,开通易水湖、白石山、狼牙山、清西陵、五台山、野三坡、天生桥等7条旅游专线,覆盖保定全域及周边重点景区。线路设计注重“无缝衔接”,实现景区门口直达、节假日高频发车。目前,节假日日均发车超60班次,单日最高输送游客逾4000人次,年旅游包车服务超3000趟次,真正让游客“一站购票、一车直达、省心出行”。

  更进一步,集团整合“金色阳光旅行社”16家分社资源,推出“门票+车票”联程产品,实现“一次预订、全程无忧”。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出行便利度,更直接带动旅游客运收入同比增长35%,实现了交通流量向消费增量的高效转化。

  二、创新产品供给,构建“沉浸体验”的慢游生态

  “快进”是基础,“慢游”才是核心。保运集团深刻把握游客对深度体验、文化感知、情感共鸣的需求升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打造多元化、主题化、沉浸式的慢游产品体系。

  保运集团联合旅行社开发“红色研学”“山水康养”“周末微度假”“定制团建”等特色线路,年服务跨省游客超10万人次,旅游板块整体营收突破5000万元,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增长极。其中,“重走英雄路”红色研学线路,串联狼牙山、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年接待学生团体超2万人次,让革命精神在旅途中薪火相传。

  在服务模式上,创新推出“游船+”“车厢+”等场景化体验。在重点线路车厢内植入保定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移动的城市会客厅”,通过语音导览、文创展示、互动问答等形式,让旅途本身成为文化之旅。同时,积极探索“游船+火锅”“游船+茶文化”“游船+研学”等新业态,让传统交通空间焕发新活力。

  三、深化交旅融合,探索“双向赋能”的可持续路径

  保运集团的创新不止于客运转型,更在于探索交通与旅游、城市与乡村、客运与物流的深度融合,构建多方共赢的可持续生态。

  首创“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客货邮”融合模式,利用旅游班线返程空驶资源,开展城乡物流配送,服务沿线特色农产品进城。该模式不仅提升车辆综合利用率30%以上,更年增物流收益超800万元,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在服务提升上,全国首创“云评价”电子满意度系统。旅客通过扫码即可实时反馈出行体验,系统3天内高效收集评价500余份,问题整改闭环率达100%,服务好评率跃升至98%。这一数字化举措,让服务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真正实现“以旅客为中心”。

  项目实施以来,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助力沿线景区客流平均增长超20%,有效激活了县域消费市场。更重要的是,通过“移动的城市会客厅”和优质服务,保运集团成为展示保定形象、传递城市温度的重要窗口,提升了市民游客的出行幸福感与城市归属感。

  四、站位时代高点,书写交通强国的“保运答卷”

  保运集团的实践,是传统道路运输企业主动求变、拥抱变革的生动缩影。它打破了交通与旅游的边界,将客运站从“流量终点”变为“服务起点”,将运输工具从“移动载体”升华为“体验空间”,实现了从“运人”到“营人”的战略跃迁。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赛道、创造了新价值,更为推动“交通+旅游+文化+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保运样板”。它证明,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交通基础设施完全有能力、有潜力成为促进消费升级、赋能区域经济、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

  社会效益显著,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服务游客超150万人次,带动沿线景区综合收入增长超1.2亿元。通过“客货邮”融合,年配送农产品超3000吨,惠及20余个行政村,助力农民年均增收超5000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其中吸纳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占比超40%。红色研学线路覆盖全市20余所中小学,年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0余场,覆盖师生超3万人次,有效传承红色基因。保运集团“郭娜陆地航空班”等服务品牌累计收到旅客感谢信、锦旗超1000件次,群众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五、引领行业变革,树立交旅融合新标杆

  保运集团的创新实践,不仅重塑了自身发展路径,更在行业内形成强大示范效应,推动传统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综合出行服务全面转型。集团总结提炼“站运游”融合运营标准体系,涵盖线路规划、服务规范、安全管理、数字平台建设等12项核心内容,已在省内3个地市实现模式输出与合作推广。通过举办“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论坛,吸引全国20余家客运企业实地考察交流,带动行业从“被动适应”向“主动创新”转变。同步推进绿色出行升级,旅游专线新能源车辆占比已达60%,年减少碳排放超1200吨,助力“双碳”目标落地。保运集团以系统性思维、创新性举措和可持续模式,真正实现了从“运输提供者”到“出行服务商”的跨越,为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北经验”。

  主要成效:保运集团“站运游”融合创新实践,经过系统推进与持续深化,已结出丰硕成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品牌效益的多维跃升,树立了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的行业标杆。

  在经济效益上,开辟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全新路径。旅游专线及定制化服务年均带动客运收入增长35%,旅游板块整体营收突破5000万元,成为集团核心增长极。通过“客货邮”融合模式,盘活闲置运力资源,年新增物流收益超800万元,车辆综合利用率提升30%以上,有效对冲了传统客运市场下滑压力,实现了“单一运输”向“多元经营”的结构性转变。依托“门票+车票”联程产品与旅行社协同运营,年服务跨省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沿线景区综合消费增长超1.2亿元,真正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与“消费量”。

  在社会效益上,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其中吸纳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占比超40%,有效促进稳就业。通过城乡旅游专线与物流网络,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游客下乡”的双向通道,年配送特色农产品超3000吨,惠及20余个行政村,助力农民年均增收超5000元,有力支撑乡村振兴。红色研学线路覆盖全市20余所中小学,年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0余场,覆盖师生超3万人次,让红色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入人心。

  在服务与生态效益上,实现了品质与可持续的双提升。“云评价”系统推动服务满意度跃升至98%,累计收到旅客感谢信、锦旗超1000件次,“郭娜陆地航空班”等服务品牌成为城市文明窗口。新能源车辆在旅游专线中的占比达60%,年减少碳排放超1200吨,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项目带动沿线景区客流平均增长超20%,有效激活县域消费活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保运集团以系统性思维、创新性举措和可持续模式,真正实现了从“运人”到“营人”、从“通道”到“场景”、从“企业自救”到“产业赋能”的跨越,为新时代交通强国与旅游强国建设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河北经验”。

  未来,保运集团将继续深化“站运游”融合,拓展低空旅游、智慧出行等新业态,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交旅融合产品。让每一次出发都充满期待,让每一段旅程都成为美好记忆,保运集团正以实干与创新,奋力书写交通强国、旅游强国建设的精彩。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