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农村公路交旅融合发展实践典型案例
枣阳市王城镇资山环库路位于素有“灵秀王城”美称的枣阳市王城镇,路线起于资山社区107县道与272省道平交处,沿线经松岗村、茶场村、白水村、端公村后,终点位于端公村037乡道与272省道平交处,路线全长13.5公里。全线采用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米,路面宽5.5米,两侧绿化带宽2米, 项目于2021年6月建成通车,建成后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目前路面状况良好,路域环境常年保持整洁,道路日常养护和专业养护规范。公路沿线绿化、安防、排水、标志标牌、候车亭等附属配套设施设置齐全,并建有交通驿站、交通厕所、观景台、停车场等服务设施,沿线开发有农家乐、采摘园、小游园、微景区等休闲娱乐场所。该公路可环绕我市资山水库,与272省道形成环线,连通资山松岗村、茶场村、白水村、端公村,也可通过107县道、037乡道与随州市随县路网相联。项目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改善现有道路的通行条件,对完善地方路网结构、增强各村联系、强化与周边地区联通、提高王城镇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带动地方产业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公路先行。近年来,我市在省厅和襄阳市局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因地制宜、均衡发展、突出特色、创造品牌”的农村公路发展“十六字”方针,大力推行公路+扶贫、公路+旅游、公路+产业等融合发展模式,突破“路”的局限,让农村公路不仅“走得通”,更要有产业、有景致、有情怀。王城镇更是把绿色路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抢占先机,大干快上,跑出了“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加速度”,走出了一条农村因路而美、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的“新路子”。
资山环库路项目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亲山近水、路景交融、产业融合,打造“显山露水、自然通透、乡村野趣”的生态景观。同时坚持保护优先、品质为上,以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的绿色发展理念,尽可能利用原有农村公路因势利导进行全面改造提标。路线主要围绕地域特色和村情民意,在确保道路安全通行的前提下,遵循随弯就势、随坡就势的原则,充分利用周边自然景色,凸显村庄自然风貌。该项目是根据王城镇“三纵四横五循环”12条交通大动脉发展规划,结合当地沿线连片、规模布局特色产业,将端公村、松岗村、资山社区的板栗、黄桃、蔬菜、油茶、香菇、淡水养殖等5000多亩特色种养产业园连成一体,形成“一路一条产业带,一环一个经济圈”。公路沿线水墨佳园农旅融合项目、卡一生态农业项目、千亩蔬菜产业基地、新农好养殖基地等近5个总投资超过3亿元的大项目成为我市“四好农村路”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凤尾”。公路沿线5个村(社区)、多个美丽乡村示范点、7个小游园、微景区串连成环,周边农户绿色生态农特产品通过环库产业旅游路等“四好农村路”内通外连,走出深山,行销全国。很多村民在家乡办起了“农家乐”和“采摘园”,特色乡村休闲漫道聚集了乡村慢生活的人气,周末节假日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该项目的实施加快了城乡之间的互融,盘活了乡村贫瘠的资源,带动了规模化产业的发展,让当地百姓走上了致富的“快车道”。
建成后的资山环库路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