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坎服务区大黄山区域交旅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5-11-08 08:47:21
申报单位:安徽交控驿达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项目背景

  (一)任务来源及要求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先行先试。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发挥试点在交通强国建设中的突破、带动、示范作用,调动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

  2020年10月,交通运输部以《关于安徽省开展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批复同意我省在推进皖南交旅融合发展4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力争在拓展交通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2022年12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皖南交旅融合发展行动方案》,将呈坎服务区列为景区引导型服务区,明确要求将该服务区打造为高速公路与景区之间的交通枢纽,成为景区的门户引导空间。

  (二)地方与产业诉求

  呈坎古村落作为大黄山旅游区的重要景点,距离高速出入口较远,且缺乏现代化的综合性服务保障设施,将呈坎服务区作为大黄山旅游的重要枢纽节点,建设开放式服务区的需求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服务区从“歇脚地”到“打卡地”的转型升级,其正逐渐成为展示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形象窗口、链接地方各类要素资源的场景平台、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接口。实施呈坎交旅融合服务区项目,将有助于高速公路服务区与地方文化、生态、工商业等各方面的深入融合,推动服务区转型发展。

  二、项目简述

  呈坎服务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是安徽省首个交旅融合开放式服务区,服务区内占地面积160亩,服务区范围外占地面积440亩,房建建筑面积约9407平方米。

  2024年9月30日,呈坎服务区正式启用。改造后的呈坎服务区新增互通立交及自助缴费系统的收费道口,满足人、车通行需求,1.5公里就可以直通呈坎古镇景点,节约里程约25公里,节约时间近半小时。服务区布局了肯德基、老乡鸡、地方美食集、文创中心、酒店客房等多类商业业态,配置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免费淋浴间等便民服务设施,为周边旅游注入交通动力,助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一)打造交旅共生新范式

  1.交通融合,畅行车流人流。树立“门朝两边开,人车自由行”的开放理念,在服务区新增互通匝道ETC收费站串联内外,增加架空栈道互通景区,便捷人流、车流自由流通,形成“快进漫游”的交通格局,服务区外打造“四经三区十八景”,与服务区融为一体。

  2.功能融合,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区内开设肯德基、老乡鸡等品牌餐饮,引进黄山特色美食,以及便利店和皖美农品专柜、非遗徽州特色展示、酒店客房、充换电设施等服务,兼顾路内和景区游客需求,差异化承接地方旅游接待功能。

  3.产业融合,助力经济发展。围绕呈坎景区及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定位,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深入对接属地政府部门和平台公司,通过设置旅游信息推介平台、旅游服务中心,植入非遗徽州特色展台等,为游客提供信息咨询、旅游接待等服务,为周边旅游景区引流赋能。

  4.空间融合,赋能文化延伸。将“坎止无忧、奇遇徽州”理念融入服务区改造设计,建筑主题、景观和装饰中融入青砖黛瓦、马头墙等徽派核心元素,打造开放式共享空间,配套145亩无忧园景区,涵盖巡游花车、亲子乐园、爱情主题基地等多元场景,一站式感受徽戏表演、炒茶体验、竹编技艺等非遗活动,将服务区延伸为文化展示窗口。

  (二)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双重迸发

  呈坎古镇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作为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呈坎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古建筑之乡”“中国国宝之乡”。呈坎历史文物古迹丰富,现存唐、宋、元、明、清历代古建筑遗址180多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被誉为“一村双国保”(罗东舒祠和48幢古建筑群),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

  截至2025年9月底,呈坎服务区自开通以来入区车流量近190万辆次,呈坎景区接待游客超120万人次,同比增长41%。2025年春运期间,服务区带动呈坎景区售票张数同比增长50%;2025年五一节假日期间,服务区车流量突破9万辆,呈坎景区接待游客10.5万人次、门票收入573.1万元,同比增长45.09%、16.07%,有力促进呈坎景区收入提升。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呈坎服务区车流量超6万辆次,同比增长26.23%;营业收入超68万元,增长10.99%,成为高速服务区新晋“网红打卡点”。同时服务区设置“皖美农品”专区,与自营网上商城共同展销黄山市及徽州区的优质特产,增加地方特产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量,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三)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呈坎服务区的成功实践,为探索“服务区+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参考、可复制的“安徽样本”。其“开放式设计、功能多元集成、文化深度浸润、产业精准链接”的建设运营模式,正在引领服务区从传统驿站向区域旅游综合服务门户和体验目的地的华丽转变。

  一是通过智慧互通建设,极大优化了路网结构,有效疏解了核心景区交通压力,增强了“大黄山”区域的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和旅游吸引力,显著提升区域交通网络综合效能与旅游便捷性。服务区开放式设计优化了路线,有效缩短里程,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充换电设施支持低碳出行。

  二是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形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引进黄山市徽州区首个肯德基门店,开通“宅急送”外送服务,提升周边居民、游客消费体验;打造“皖美农品”销售专区,实行平价惠民政策,助力全省特色优质农产品搭上高速“快车”;配套景区“无忧园”通过举办音乐节、手工体验、亲子运动会等特色活动,将服务区的过境流量转化为深度体验客流。

  三是提升宣传声量,收获行业示范认证。呈坎服务区焕新启用以来,获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网等央级媒体,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黄山日报等省市级媒体,以及安徽交通运输等行业媒体的报道50余次,全面展现了服务区在交旅融合、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成果。2025年5月,“呈坎交旅融合主题开放式服务区”入选中国公路学会旅游交通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全国“2025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