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上飞虹:吴江环鼋荡公路的交旅融合之行
一、基本情况
鼋荡,因形似鼋而得名,又名元荡,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交界处,湖泊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生态格局中“生态绿心”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长三角生态绿心的核心——碧波荡漾的鼋荡湖畔,一条总长约23公里的环鼋荡公路,如灵动的丝带,蜿蜒于沪苏交界(吴江与青浦),串联起水乡的灵韵与时代的脉动。其中,吴江境内由沪莘线(康力大道)、周芦线、周湖线三条县道组成的15.7公里生态岸线,不仅实现了与上海金商公路、沪青平公路、元荡路的互联成环,更以其卓越的通达性,串联起基础设施、自然风光与特色产业,成为促进区域发展、激活乡村潜能、提升百姓福祉的“黄金纽带”。
二、主要做法
(一)规划先行,绿色筑基,公路织就生态文旅网
立足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由沪苏浙三省共同组织编制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为环鼋荡公路注入“绿色基因”。在规划的引领下,公路建设超越单一交通功能,以“畅、安、舒、美”为目标,将生态绿色理念深植肌理。
环鼋荡公路巧妙融合交通、环境与文旅,依水就势延伸绿道、蓝道、风景道,构建起富有水乡特色的“慢游”交通网络。它不仅是通勤动脉,更是休闲廊道,引导人们慢下来、深体验,在运动中感受文化,在游憩中亲近自然,让乡村旅游更有诗意更富活力。
(二)一体互联,破壁通途,公路架起区域便民桥
吴江汾湖与青浦金泽隔鼋荡相望,不到十公里却因行政区划的壁垒,让两地居民不得不转往国道、高速公路长距离绕行。吴江、青浦两地交通部门创新采用“委托代建、统一建设、联合审批”模式,统一标准、统一设计,合力攻坚,彻底打通了省际“断头路”。沪莘线(康力大道)的贯通,成为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首个跨省域道路互联互通的典范。
昔日绕行成为历史,两地居民行车时间锐减至5分钟。沪莘线(康力大道)极大地增强了省际路网可达性,成为沪苏两地群众便捷往来、情感交融的坚实纽带,区域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
(三)文旅赋能,路衍经济,公路激活乡村致富源
环鼋荡公路宛如一条璀璨的“珍珠项链”,串联起昆山周庄古镇、吴江黎里、芦墟古街、青浦金泽风貌区等文化瑰宝,助力本土特色乡村旅游。依托《苏州市吴江区乡村建设行动暨片区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公路沿线发展为国际生态文旅湖区建设加速蝶变,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动能。
鼋荡慢行桥飘逸如虹,鼋荡小馆临水诉雅;曲水善湾、张翰纪念馆、水杉居、船坞民宿等新地标拔地而起,融合现代风尚与田园牧歌。曾经的农路,华丽转身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旅游网红路”,引燃乡村旅游热潮,带动沿线乡村产业兴旺、人气聚集。
三、主要成效
以路为媒,以文化为引,环鼋荡片区建设硕果累累:4家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群(鼋荡美丽乡村群)、全省最美跑步线路(鼋荡生态绿道)、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TOP30(鼋荡小馆)。
公路织就的绿色通廊,形成强大“磁极”,吸引蓝城集团、兴野文化等优质资源深耕沃土,参与乡村建设与运营,将生态“绿水青山”转化为发展“金山银山”。昔日三好村善湾自然村,依托路网赋能,蝶变为网红打卡胜地“曲水善湾”。其中春晓•水杉居斩获全球“双料”大奖,跻身“2022中国十大建筑”,成为公路串联生态与创新的璀璨明珠。
生态红利切实转化为百姓福祉,元荡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024年达到98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提升至5万元。醴飨田有机农场、生态景观步道、森林氧吧、两山礼堂等项目依托公路引流,首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收益可观。
公路提升的区域价值,吸引科大亨芯研究院、恒力新材料等一批项目落户,预计将引入10万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乡村三次产业的蓬勃发展,直接为村民创造180余个就业岗位。
数字乡村客厅与上海健康云携手合作,让村民在家门口便捷享受上海优质医疗;科技农业赋能鱼菜共生有机农场,降本增效,进一步推动农业升级。
环鼋荡公路是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纽带,联通了苏沪两地的空间与人心;是一条活力奔涌的动脉,为乡村旅游注入不竭动力;更是一条幸福攀升的引擎,驱动着乡村全面振兴,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鲜花绿树间,农路宛如一条条丝带,正将生态风光、文化瑰宝、现代产业与美丽乡村紧密相连,共同织就一幅路畅景美、业兴民富的动人时代画卷。这里,每一条延伸的农路,都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