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站即江南”—苏州环城河水上巴士项目案例

2025-11-08 09:06:03
申报单位:苏州水上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苏州是一座被水环绕的城市,“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有着“东方威尼斯”美誉的姑苏城,形成了以阊门为中心,山塘河、上塘河、环城河(南、北)、内城河(中市河)“五龙汇阊”的放射状格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的殷殷嘱托,持续做优做精古城“续、多、新”三篇文章,苏州以全面推进古城片区保护更新,重现红楼梦中“金阊门”繁华盛景,推出多条水上游线路,以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为起点,直达阊门,串联盘门、寒山寺、虎丘等著名景点,再度拓展古城“漫游”新版图。

  一、基本概况

  苏州火车站南广场码头是由水上游公司运营管理的重要水上旅游枢纽,设施完善,运营多条成熟交通航线。同时,码头具备接待游客观光服务、商务包船及特色水上活动的能力,是组织大型活动、商务接待、特色旅游的理想选择。该码头地处于苏州火车站核心区域,天然拥有巨大且稳定的客流量,旅客到达苏州火车站后,从南出口步行至该码头仅需5分钟,非常便利。苏州火车站南广场码头作为苏州古城北大门的水上起点,也是游览苏州古运河风光带的黄金起点之一,项目由苏州水上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上游公司”)实施。

  二、项目特色

  为搭建水上快速交通廊道,水上游公司充分利用苏州古城丰富的水系资源,结合自身优势,以水为纽带,创新推出了“水上巴士”系列游线。其中环城河北线水上巴士由火车站南广场码头发船至齐门码头(拙政园景区)/阊门北码头(山塘街景区),将苏州火车站、拙政园、山塘街等重要交通枢纽和热门景点紧密相连,通过水路和陆路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对接,大幅缩短了市民游客的通行时间,缓解古城交通压力,实现了高效、低碳的客流疏运目标。另外,水上线路的巧妙设计将苏州的核心旅游文化资源(古城墙、运河、园林、古街)用水串联,提供了陆路交通无法替代的独特旅游视角,将作为运输功能的古运河成功转型为带有旅游功能的水道。在运营时间方面,环城河北线水上巴士的每日运营时段为9:00至17:00,并将根据实际客流动态进行灵活调整。基础发班间隔为30分钟/班,每天各发16班。

  三、社会效益

  环城河北线水上巴士自今年以来共计接待游客总数11.78万人次,船票收入共计242.72万元。通过线上OTA平台游客评论及码头意见单留言中都能反映出市民游客对此线路的满意度极高。“环城河北线水上巴士”项目已形成了较为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1.构建特色公共交通,缓解陆路压力。该线路有效连接了苏州火车站这一综合交通枢纽与古城核心景区(山塘街),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水上交通选择。这不仅丰富了出行方式,更能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有效分流路面交通压力,减少拥堵。

  2. 激活古城水系,提升文旅体验。该线路将交通功能与旅游观光完美融合。游客一下火车,即可“换乘”游船,“船行苏州”的沉浸式体验从此开始。 该线路虽短,但精准地连接了“交通枢纽”与“核心景区”这两个最关键的城市节点,它无缝衔接了现代交通与古典园林、历史街区(山塘街),极大地提升了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品质和独特魅力,推动了“交通+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3. 彰显文化价值,强化城市品牌。该航线行经苏州护城河及古城门(齐门),本身就是一场移动的“水上文化讲堂”。它超越了传统公共交通仅解决“位移”功能的局限,将通勤、观光、文化教育三大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综合效益最大化。乘客可以在航行中直观感受苏州古城的历史格局、水乡风貌和文化遗产,有力地宣传了“东方水城”的城市形象。

  4. 促进绿色出行,践行低碳发展。水上巴士作为新能源电力驱动的公共交通方式,几乎零排放,是绿色低碳出行的典范。其推广与应用符合国家“双碳”目标,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