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东铁道兵文化主题服务区
一、基本概况
本项目为綦江东铁道兵文化主题服务区,地处 G7521 渝筑高速 K30+800 处,位于重庆市綦江区隆盛镇境内。渝筑高速公路是渝黔两地重要连接通道,也是重庆连接南亚的关键纽带,交通区位优势显著。作为中国铁建在重庆区域运营管理范围内离主城最近的服务区,该项目具备开展主题化、品质化建设的天然条件,旨在树立重庆高速服务区新形象样板。

项目主题化打造范围聚焦于出城方向单侧服务区,总占地 82.7 亩,建筑面积达 3532.82 平方米,各项规模指标均符合重庆市 A 类服务区标准。项目由中国铁建昆仑集团投资建设并运营,其核心背景源于中国铁建的历史传承 —— 中国铁建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这支钢铁队伍伴随新中国诞生与成长,历经铁道兵、铁道部、中铁建三个重要历史阶段,走过近 80 年辉煌历程,叶剑英元帅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 的题词,既是铁道兵精神的写照,也是项目文化建设的核心指引。
项目总体思路以创建企业文化展示窗口、打造主题鲜明的个性化服务区为目标,通过营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全面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同时积极探索绿色低碳服务区发展模式,联动跨行业资源,集聚力量共谋发展,最终实现服务区从单一服务功能向 “文化 + 服务 + 产业” 多元融合载体的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以铁道兵文化为核心,打造沉浸式主题场景
为弘扬铁道兵文化精神、宣传中国铁建企业文化,项目从设计到落地全程贯穿文化主题。一方面,大量收集铁道兵相关的文献、史料、图像等素材,提炼整理出 “铁建印象”“铁军形象”“铁军英雄”“铁军精神”“辉煌业绩”“时代记忆”“光辉历程” 七个文化章节,并将其与从楼前广场到室内服务的七个用户场景逐一对应,让旅客在行走中逐步了解铁道兵历史与精神。另一方面,在场景营造上注重细节还原,运用铁轨、月台、绿皮火车、桥梁、隧道、安全护栏等交通元素,以环绕式布局呈现文化符号;材质选择上采用耐候钢、仿铸铜等坚毅刚韧的材料,搭配协调色彩与独特灯光,既凸显铁道兵精神特质,又用现代设计手法展现铁建高速的精品工程与发展历程,让旅客实现 “移步换景” 的深度文化沉浸。
(二)创新 “服务区 +” 模式,推动跨行业融合
“交通 + 邮政” 跨界融合:项目与中国邮政联合,创造性建设全国首个高速邮局 ——“东站邮局”。场景层面,引入绿皮火车场景打造年代感网红打卡点,设置老邮筒、首日封、吉祥物等微景观,吸引旅客停留拍照、追忆时光;功能层面,邮局不仅是休憩空间,还联动 “赶场去” 农特产品展销区,方便旅客购买特色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作为全国唯一高速公路服务区邮政信息共享平台,设置智能快件箱试点,为旅客提供便捷的快递服务,实现交通、物流、旅游信息的高效沟通。
“文化 + 商业” 业态融合:依据集团 “一体化” 经营思路,项目打造 “铁建一程”“铁建十分”“铁建百味”“铁建千里”“铁建万家”“铁建亿联” 六大商业品牌,对应覆盖加油、餐饮、汽修、住宿、旅游服务等五大业态功能区,全面满足司乘 “吃住行游娱购” 需求。同时深度融合铁建与邮政品牌战略,开发 “万家甜”(水)、“万家怡”(纸)、“万家醇”(酒)等 20 余种 “万家 +” 系列产品,运营主题邮局文创产品,既丰富旅客体验,又拉动沿线乡村振兴特色产品销量。
(三)构建智慧与绿色体系,提升服务与运营水平
智慧服务区建设:自主开发运用智慧服务区综合管理云平台,采用 “1318” 总体架构(1 个平台、3 条链、18 个智能场景应用)。具体包括智慧监控(远程实时监管人员流量、停车位、特殊事件)、智慧公厕(显示厕位使用情况、异味预警、紧急呼叫、缺纸提醒等)、智慧广播(分区实现应急广播、公益广播、背景音乐播放)、智能机器人(餐厅点餐送餐、大厅清洁)等功能,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与旅客体验。
绿色低碳实践:响应双碳目标,在服务区建筑屋顶、停车棚铺设光伏板,既实现节能减排,又让停车棚具备夏遮阳、冬保暖的实用功能,探索服务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三、主要成效
(一)文化传播与品牌价值双提升
项目成功将服务区转化为中国铁建铁道兵文化和交通建设精神的宣传阵地,同时成为企业主题教育、培训基地。通过沉浸式文化场景与丰富的展示内容,不仅提升了服务区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名片效应,更向社会公众生动传递了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历程与精神传承,强化了中国铁建的品牌认知度与影响力。
(二)跨行业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交通 + 邮政” 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行业边界,让高速路网与邮政服务网在服务区场景下形成新交集,为开放式服务区的跨行业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这种模式不仅加强了交通、物流、旅游领域的信息互通,还为后续服务区探索 “服务区 + 文旅”“服务区 + 农业” 等更多融合方向奠定基础。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协同共赢
经济效益上,项目通过业态创新拓宽了周边农特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展示与销售渠道,“万家 +” 系列产品、农特产品展销、文创产品等带动消费增长,同时激活加油、餐饮等传统业务,实现服务区企业高创收。社会效益上,项目带动周边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智慧化与品质化服务提升了旅客出行体验,树立了重庆高速服务区的新标杆,实现了 “企业盈利、群众受益、行业升级” 的多赢局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