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双大路交通与旅游融合项目

2025-11-08 09:25:30
申报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门头沟公路分局
投上一票  

  一、基本功能

  双大路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斋堂镇、清水镇,起点连接G109国道,终点位于沿河城南侧与斋幽路相交,路线全长40.95km,路面宽7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属于县级公路,全线设有18座桥梁、4座隧道、120座涵洞,所有桥梁、隧道、涵洞结构安全稳定,技术状况均处于受控状态。边沟排水通畅,无杂物。道路交接平顺,标志标线齐全、通行顺畅,路线优美,行车舒适,无断头路现象,路网连通。

  沿线127余套交通安全设施规范齐全,危险路段设有钢板护栏、城垛挡墙等防护措施,路侧道路标志、标牌、示警桩等交通安全设施完好,公路可变情报板电子安全设备实时更新交通信息,养护人员定期检查各类设施,确保行车安全。

  二、路域治理

  (一)路域环境

  路面整洁:每日养护人员对道路进行巡视和人工保洁,机械保洁每周1次,垃圾清理及时,无乱倒垃圾污水现象。

  路基路面边缘轮廓线、车辆行驶分道线、安全设施防护线、绿化美化线四线分明:定期检查和修复断裂、裂缝、起泡等的标线,确保交通标线四线分明、清晰,方便过往车辆通行。

  边沟畅通:春融前、汛期前、入冬前进行全面检查、疏通边沟,保证雨水畅通,不堵塞,无淤积物、无损坏。

  路域内路田分界、路宅分界清晰,无公路打谷晒粮现象。沿线村镇设立垃圾分类式垃圾桶,避免垃圾堆于公路旁。

  全线依山而建,已与山中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整体风貌自然、协调。

  (二)路域设施

  加强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与属地政府配合,确保公路用地范围内无违章建筑、无未经批准的非公路标志、无违法搭接道口和占用挖掘公路、无违法跨越和穿越公路的设施等,共同创建优美、干净的路域环境。

  (三)安全保障

  及时排查公路安全隐患并处置。汛前对全路段进行检查,找出重点防范部位,制定出可行的防范措施。对可预见的一些水毁和水害,在汛期前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处理,尽最大可能减小汛期水毁和水害所造成的损失。

  (四)日常养护

  双大路养护分为保洁、路基、路面、桥隧、公路附属设施、绿化、公路巡查,防汛应急,道路除雪等日常养护项目。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基本满足养护需求。

  双大路道路养护K0+000-K23+070由清水专养段高玉爱同志负责、K23+070-K40+950由斋堂专养段杨宏伟同志负责。成立“巡养一体化”专业养护作业小组,使公路养护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得到快速处置,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养护效果。

  其中高玉爱同志所在的清水专养段,是北京市唯一一支女子养路队伍。这支队伍成立于1972年,先后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文明道班”等荣誉,现任段长高玉爱,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养护工等光荣称号。

  三、生态环境

  我单位将公路沿线绿化工程等列入日常养护计划中,结合双大路的地形、地物、地质等情况,地制宜选择苗木品种,种植抗逆性强、耐寒的灌木、乔木和花卉。日常养护作业期间,根据完善的养护方案,定期修剪、整形,对存在长势弱的苗木、枯死树、缺株等情况,进行更换补新。

  为做到公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保留原生态自然风光的基础上,选用了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乔、灌、花、草等多种植物进行绿化,公路路域范围内绿化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路域生态环境”。

  双大路采用了冷再生和温拌沥青混合料“三新”技术,碳排放量降低一半以上,燃油消耗降低三分之一,在提升公路科技含量的同时实现了低碳环保。“建养并举”,提升公路的通达度。

  四、路域景观

  (一)景观设计

  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路、桥线型设计结合地形特点,与环境形成统一,沿线设置路侧垛式挡墙、仿木栏杆等,多种设计与周围景观相融合,采用借景、造景等手段,营造丰富的观赏景观,为行人车辆提供安全、顺畅、自然的交通环境。

  根据双大路特点,我们在村镇、村口、港湾式停靠站等交通节点建设景观小品,如仿石、仿木等。保证在提升园林小品自身美观程度的同时,还不会破坏园林整体状态。

  沿线设置多处服务站、休息区,提供石桌、凳等休息设施,路侧临近村落的小广场露营地,可供少量房车使用,很多游客、摩友在观景台短暂休息,打卡拍照,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二)景观特色

  公路沿线或周边充分体现了自然生态特征,远山如画。双大路整体与自然融合,野生动物生活其中。在服务区、休息区等处充分借鉴园林景观的手法,营造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温馨驿站。

  双大路不仅是旅游线路,所在的斋堂镇更是北京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和摇篮;门头沟区斋堂镇东侧,是宛平县人民抗日战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园。纪念园为北京市文物保护。

  沿河城与敌台,北京市文物保护,存有城门1座,城西存有敌台2座。沿河城至洪水口一带存万历初年构筑的敌台16座。

  双大路沿线主要打造的是红色教育主题,也可以看到保留完好的传统古村落、自然风景景观,更保留了爨底下村耍中幡的习俗,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同时可以品尝当地有机农产品核桃、香椿、葡萄、清水豆腐等当地特产。

  六、旅游服务

  (一)旅游特色

  双大路沿线具有多种多样化特色餐饮、路边咖啡店等,可以体验“粗茶淡饭”,山里的味道。

  双大路周边有多个特色民宿,是休闲、农家乐、自养自种、旧时农耕农具展示为一体的农业文化园。

  门头沟山里独特的气候条件,山区泉水的灌溉,使得这里培育的葡萄色泽艳丽,核桃饱满肥厚,红头香椿清芬入馔,“清水豆腐”更是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然成为家喻户晓的门头沟特产,清水镇李家庄村种植的1000多亩的拇指姑娘奇异莓,是清水镇重点实施的产业帮扶项目,不仅能采摘奇异莓,还能采摘苹果等多种水果,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

  祈福纳祥转灯大会,是京西地区一项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民间习俗活动。村民们通过扭秧歌、舞龙、转灯祈福的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爨底下村,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明代建村,中国传统村落。抗日战争时期,宛平县一区抗日民主政府迁至爨底下村。

  沿河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 建城后,隶属明代长城内三关之一的紫荆关所辖,是塞外通往北京的要冲之一。统辖沿河守备军以及40公里的长城防线,17座关口。共有11座空心敌台,北京市乃至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座石头军事古城。

  悬空寺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东二里许的柏谷涧中,建在悬崖平台上。景点有张仙殿、娘娘殿。

  龙门涧涧内泉水涓涓,清澈碧透,盛夏酷暑时节,涧内却凉爽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黄草梁长城位于门头沟区西北部山脊上,海拔1500米左右,是明代真保镇沿河城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由7座连成线的敌楼构成,故称七座楼。

  黄草梁古道是京西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为兵家所必争,长城在这一带依山筑城,断塞关隘,没有筑建砖石大墙,而是以敌楼及敌楼间的简易扦插边墙来进行有效防御。

  百花山为北京第三高峰,素有“华北天然动植物园”之称。以山顶的百花草甸最为出名,为亚高山草甸。每年7月初至8月中旬,野生花卉争相绽放,为广阔的绿色草甸带来无限绚丽颜色。

  (二)旅游交通

  随着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周边村庄和特色旅游景点均与双大路连通,道路拥有完善的道路旅游标识指引体系,所有自然村与景点均实现了通车、通公交。

  (三)服务保障

  我单位清水专养段和斋堂专养段负责双大路道路服务保障工作,建立相应制度加强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路域全覆盖全路段的稳定电信网络信号。沿线共有公厕6座,均由当地镇政府出资,有专人进行清理打扫,设施齐全,干净无异味。

  七、社会评价

  (一)社会经济效益

  双大路完善的公路设施,优美畅通的路域环境,促进了当地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了特色林果、观光农业、休闲体验、民俗旅游等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农业的蓬勃发展,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沿途林业资源丰富,特色农副产品丰富,盛产葡萄、核桃、香椿、奇异莓、清水豆腐等,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遍布公路沿线,畅、安、绿、美的公路环境拉动了周边产业发展,物流快递可以送达到每家每户,用当地几任领导的话讲:公路造就了我们的发展,我们成就和促进了公路的提升,互为一体。

  (二)奖项奖励

  双大路二期(柏峪~斋幽路)道路工程第三标段获得: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竣工长城杯工程银质奖证书;“沥青路面快速、低排放养护技术及应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双大路于2025年获得中国公路学会颁发的《2025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证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