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东南文旅振兴走廊:一河诗画 红色动脉

2025-11-08 09:43:19
申报单位:浏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投上一票  

  一、基本概况

  湖南浏阳东南文旅振兴走廊是浏阳市串联文旅资源与产业活力的“黄金纽带”,起于张坊镇、止于蕉溪镇,穿越6个乡镇(街道),辐射4个乡镇(街道)及产业园区,由湘赣边界G354、张小公路、红色旅游公路、荷文公路与S530城镇段5条线路整合而成,全长125公里,涵盖一至三级公路,总投资10.89亿元。

  自2014年部分路段通车运营以来,走廊斩获多项荣誉,如核心路段荷文公路2017年获评湖南省“最美公路”,2024年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四个一百”工程建设名录等,以荷文公路、红色旅游公路等为主体的自驾路线还入围“全国最美自驾精品路线20强”。

  走廊兼具民生保障与文旅服务双重价值,为沿线超50万群众提供出行服务,承接了全市年超4248.52万人次的游客需求。周边有4个4A级景区、4个3A景区、3处红色旧址、3个省级文保单位等丰富的文旅资源,还有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与3项国家级非遗。

  二、项目特色

  (一)资源禀赋突出,构建“红+绿+特”多元矩阵

  1. 红色资源集群效应显著。走廊串联苍坊旅游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两大国家级红色景区,辐射3处重要红色旧址,还联动李白烈士故居等多位名人故居及谭嗣同故居等历史节点,形成立体化红色矩阵,是湘赣边红色教育与研学的核心阵地。

  2.生态与特色资源交融共生。以浏阳河为生态主轴,串联多个水景和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沿线乡镇发展特色业态,如大围山镇打造“森林康养+漂流露营”,小河乡以“浏阳河第一湾鳄鱼嘴+网红鱼鳞坝”发展“亲水体验+乡村民宿”等。物产方面,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3项国家级非遗为文旅发展注入独特魅力。

  (二)产业融合深入,创新“公路+”发展模式

  1.“公路+花炮产业”全域赋能。走廊深度串联文家市镇、澄潭江镇两大花炮重镇,澄潭江镇年烟花总产值达58亿元,文家市镇聚集68家烟花爆竹生产场所。线路对接浏阳天空剧院,形成特色旅游链路,周边大瑶镇的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完善了产业体验闭环。

  2.“公路+工业旅游”智享体验。走廊周边20公里内的浏阳经开区,2024年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68位,形成“显示功能器件、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休闲食品为特色”的产业格局。游客可参观智能生产线,了解前沿成果,实现“工业观光+科技体验”的新业态融合。

  3.“公路+乡村文旅”激活潜力。沿线乡镇深挖资源,张坊镇聚焦“红色研学+生态休闲”,文家市镇依托秋收起义红色IP推出徒步研学线。走廊带动沿线发展民宿100余处、露营场地10余处,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文旅带货”拓宽销路。

  (三)设施服务完善,打造全场景体验

  1. 主体设施完善且达标。全线公路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路基稳定,边坡采用多种技术加固。部分路段挡土墙上融入文化宣传,水沟砌筑规范,平交路口合理渠化,交安设施科学。

  2. 服务设施覆盖全需求。交通衔接上,对外可快速接入高速,对接机场,构建“公路+航空”立体网络;对内开通红色公交专线等,建设配备智能充电设备的停车场。沿线建成3个公路服务区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域旅游导览牌清晰,医疗应急机制完善。

  3. 智慧与细节服务暖心。全线路布设智能监控等系统,荷文公路段打造“公路交通安全智慧管理系统”。全线5G覆盖,服务区配备免费Wi-Fi等,游客可通过手机获取信息。此外,还有浏阳蒸菜非遗体验店等特色服务。

  (四)环境治理到位,守护生态与文化

  1.生态景观保护优先。秉持“最小干预、自然融合”原则,构建乔灌草立体植被体系,养护落实“四勤六防一更换”机制,沿线绿化覆盖率超90%。布设60余处景观节点,形成四季景观带。

  2.文化挖掘与传承并重。以“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319精神与红色精神为内核,以5个省级文保单位等为载体,以13个地理标志产品等为特色符号,全方位展现多种文化。浏阳公路文化陈列馆获评“第三届交通运输优秀文博馆”。

  3.路域与卫生整治长效。浏阳迭代升级“路长制”,设立路域环境治理专班,构建“1+9+N”协同管理体系,即1个专班统筹、9个市直部门联动、各乡镇(街道)参与,实行“每日巡查、定期调度、及时整改”,还针对重点路段建立公路+公安+交通+乡镇“四方联动”机制。

  三、主要成效

  (一)经济效益显著,驱动区域经济增长

  1.文旅消费持续攀升。走廊串联的景区、网红打卡点等,年吸引游客超2000万人次,2024年浏阳市旅游收入达454.2802亿元,走廊贡献了主要增量。

  2.产业产值突破升级。花炮产业年总产值超30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浏阳经开区2024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829.7亿元,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排名靠前。

  3.居民增收渠道拓宽。1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文旅带货”走向更广阔市场,大围山梨、浏阳黑山羊等农特产品销量显著增长,沿线居民通过经营民宿、参与花炮体验服务、销售农特产品等,人均收入稳步提升。走廊“修一条路,带动一方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落地见效,为浏阳2024年GDP突破1800.3亿元注入“文旅+产业”双重动能。

  (二)社会效益凸显,提升民生与文化认同

  1.出行便利度大幅提升。城乡公交全域覆盖,居民跨镇出行时间平均缩短25%,自驾租赁服务完善,智能管养体系与应急保障机制让公路通行安全系数提高,居民出行满意度达98%以上。

  2.社会凝聚力不断增强。沿线居民参与文旅开发、产业经营,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强化,文家市镇红色文旅小镇等成为居民文化自信的载体。

  3.公共服务同步升级。随着文旅发展,沿线教育、医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3座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动,5G网络覆盖全线路。

  (三)生态效益良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公路建设与养护遵循生态保护原则,荷文公路段专项投入推进生态景观提质与修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2.绿色经济模式成型。依托优质生态基底,开发绿色业态,全面推广厕所无害化改造等,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品牌影响扩大,树立交旅融合标杆

  1.权威媒体广泛关注。走廊多次获《人民日报》等权威平台宣传报道,地方媒体也持续聚焦,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2.新媒体流量加持。沿线景点经小红书、抖音博主推荐,成为“网红打卡点”,浏阳天空剧院烟花表演吸引全国游客,形成立体宣传矩阵。

  3.示范价值凸显。作为湘赣边交旅融合的标杆样本,走廊的发展逻辑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浏阳方案”,典型经验在多地交流借鉴。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