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密云水库生态旅游公路

2025-11-08 10:06:21
申报单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密云公路分局
投上一票  

  一、项目情况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环密云水库公路的关键组成部分,由密云水库南线全线及密古路部分段落构成,总长30.17公里。其中,密云水库南线(23.87公里)与水库同期建成于1960年,起于密关路,终于密古路;密古路(6.3公里)则沿水库东岸向北延伸至太师屯镇。两条道路深度融合了保水生态、便民富民、旅游休闲与绿色低碳功能,犹如一条丝带,将沿线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景观与众多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共同构成一幅流动的风景画卷。

  资源品质

  公路途经溪翁庄、穆家峪、太师屯、高岭4个镇,连接十余个行政村,高效串联起15处核心旅游资源,形成了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旅游带:

  密云水库风景区:被誉为“燕山明珠”,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首都北京最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180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与110公里环湖公路,使其成为集水源保护、生态观光、避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风景区。

  华润希望小镇:位于水库南线,是政企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典范,提供乡村度假、商务会议与农事体验等一站式服务。

  日光山谷:依山傍水的综合性营地乐园,融合了住宿、餐饮、户外运动与自然教育,是北京首个营地乐园综合体。

  荞麦峪村:以荞麦文化为特色的民俗村,让游客在体验民俗的同时感受独特的农耕文化。

  云佛山滑雪场:大型四季旅游胜地,冬季以滑雪、滑冰等冰雪项目为主,其他季节亦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

  鱼街:因聚集数十家以烹制水库鱼闻名的餐厅而著称。每年“鱼王美食文化节”吸引大量游客,已成为密云渔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金叵罗开心农场:位于公路起点附近,为家庭提供亲子农事体验与自然教育平台。

  松博物馆:耗时15年打造的松树主题艺术园林,集松文化体验、自然探索与主题康养于一体,是东方美学与现代园林艺术的结合。

  蜜蜂大世界:涵盖蜜蜂科普、蜂产品生产体验、登山采摘等多功能的产业园,让游客深入了解蜂业文化。

  白龙潭风景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秀丽,传说与古迹并存,吸引着众多文化探寻者。

  欢乐松鼠谷:华北首家以松鼠为主题的亲子乐园,让孩子们在与小动物的互动中亲近自然。

  青洞山自然风景区:密云传统“外八景”之一,拥有独特的岩洞奇观和寺院遗址,环境清幽,景色宜人。

  邑仕庄园:融合中西文化的国际酒庄,提供葡萄酒品鉴、休闲度假服务,是入选北京市推荐小众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庄园。

  古北口抗战纪念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史料展示古北口战役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上安童话树屋:独具特色的童话主题私汤民宿,将梦幻住宿与湖光山色完美结合,深受家庭游客喜爱。

  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方面,通过2021年的预防性养护和2022年的中修工程,确保了路面平整舒适。创新采用生态边沟排水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主要节点设置的太阳能路灯,体现了绿色低碳理念。

  在服务设施方面,沿线布局的旅游服务驿站,提供了饮水、卫生间、休憩等基本服务;生态停车场的建设满足了自驾游客的需求;通过“驿站+村落”联动模式,有效盘活了周边村庄的“民宿+特色餐饮”服务集群,鱼街美食区配套的集散广场进一步提升了接待能力。

  在公共交通方面,持续优化的公交线路计划于2025年覆盖至碱厂大坝等关键路段,显著提升了沿线村民出行、上学、就医及农产品外销的便捷性。

  在标识系统方面,2018年后陆续增设的统一风格三级标识(交通警示、旅游导览、骑行绿道),采用与自然相融的材质,为游客提供了清晰、美观的引导。

  服务质量

  公路的强大引流能力,使得沿线旅游活动全年不息。春季的白龙潭“春龙文化节”、秋季的“鱼王美食文化节”、冬季的云佛山滑雪,以及四季皆宜的民俗体验(如荞麦宴、侉炖鱼),共同构成了丰富的旅游产品体系。周末及节假日,沿线民宿与饭店客流如织,直接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增收机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载体。

  此外,公路的改善也激活了区域的物流网络。快递服务的下沉与升级,使得密云核桃、栗子、蜂蜜、特色梨等农产品能够便捷地发往全国,打破了地域销售限制,显著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环境整治

  以“高颜值环境护航旅游体验”为目标,实施了有效的路域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日常清扫+动态巡查”机制和专业保洁队伍,确保了路域环境的常态洁净。交通引导与管控措施减少了车辆尾气与噪音污染,营造了静谧清新的游览氛围。针对性的季节性养护(春季补植、夏季浇水、秋季防火)则全方位守护了道路沿线的生态基底。

  作为环密云水库骑行网络的核心,该公路成功串联起水库骑行大小环线。其平坦宽敞的路面实现了小汽车、摩托车与自行车的共享畅行。2024年成功举办的首届密云环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不仅验证了其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更向世界展示了密云水库的生态魅力。完善的观景平台、骑行设施与周边民俗村的深度联动,共同构建了全链条的慢行服务体系,践行了人文、绿色、生态的旅游发展理念。

  申报项目典型性论证

  密云水库生态旅游公路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在首都北京的生动实践和典型范例。它在多个维度展现出显著的创新性与代表性:

  在资源整合上,它成功打破了景点壁垒,以路为链,串联起生态、文化、乡村等多元资源,形成了“以路串景、以景兴村”的融合发展模式,契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在生态保护上,面对紧邻水源地的敏感区位,工程采用生态护坡、保留原生植被等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了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和谐统一,为生态敏感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在功能融合上,它超越了传统公路的通行属性,以二级公路为基础,有机融入骑行绿道、观景台等旅游功能,打造出“交通+旅游”的复合型产品,满足了新时代游客的多元需求。

  在建设模式上,采用的“驿站+村落”联动模式,最大限度地盘活了乡村存量资源,避免了服务设施的过度新建,体现了集约、高效、共享的创新思路。

  在社会反馈上,项目获得了游客(满意于景观与体验)、司乘人员(认可通行质量)和沿线百姓(受益于就业增收与文化传承)的多方好评,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三、项目实践效果

  (一)经济效益

  本项目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通道”。它直接催生并壮大了沿线民宿与特色餐饮集群,鱼街等品牌业态营业额实现大幅增长,“富民之路”的效益日益凸显。便捷的交通网络有效降低了农产品物流成本,使密云核桃、板栗、黄土坎鸭梨、太师屯蜂蜜等地方特产突破了本地市场,走向全国,实现了价值的倍增。公路成功促进了“公路+旅游”、“公路+农业”的深度融合,并逐步衍生出“公路+特色产业”等新形态,持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起一个富有韧性与活力的“公路经济”生态系统,为密云区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社会效益

  在民生改善方面,道路质量的提升与附属设施的完善,显著提高了村民日常出行与游客旅行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在就业促进方面,公路成为沿线群众的“创业就业轴”,民宿、餐饮等产业的扩张提供了大量本地岗位,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在文化传承方面,公路有效串联红色纪念地,打造的“红色之路”促进了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旅的协同发展。在生态意识方面,优美的路域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持续引导公众珍惜自然资源,强化了社会整体的保水护山共识。

  环境效益

  作为与水库同生的“保水之路”,其沿线茂密的植被构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在防治水土流失、守护首都“一盆净水”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体现了“环保之路”的建设初心。专设的慢行系统与清晰的骑行标识,积极引导了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使其成为骑行爱好者的乐园,助力碳减排。整条公路完美融入由山、水、林、田、湖、草构成的生态格局中,实现了“路景交融”,不仅是生态环保的实践载体,更是展示密云“中国天然氧吧”优质生态环境的亮丽窗口,向每一位到访者生动讲述着密云的生态承诺与保水故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