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口岸属地直通多式联运中心

2025-11-08 10:43:36
申报单位:新疆西北鑫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投上一票  

  一、总体情况

  阿拉山口口岸作为“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关键节点,是全国唯一集铁路、公路、管道、航空“四位一体”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首批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随着跨境贸易量持续增长,原有公路口岸面临查验设施滞后、货场分散、联运协同不足等瓶颈,2021年公路过货量仅40余万吨,制约国际陆路通道效能提升。为落实《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及博州“口岸强州”战略部署,阿拉山口市启动国际货物联检中心建设,聚焦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阿拉山口口岸是全国唯一具备“铁公管空”运输方式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首批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核心门户。为破解跨境运输效率瓶颈,阿拉山口市高标准建成国家物流枢纽(阿拉山口)多式联运中心项目,新疆西北鑫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全过程咨询工作。项目总投资1.17亿元,占地1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7万平方米,2021年3月开工,2022年12月完成主体建设,2023年11月正式投运。核心建设内容涵盖三方面:一是功能载体建设,建成国际联检大厅、海关查验中心及H986智能查验系统,配套监管围栏1792米、硬化查验道路14.18万平方米,形成集报关、查验、转运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二是多式联运枢纽整合,通过优化公铁转运节点布局,实现货物“一次申报、联合查验、快速放行”;三是智慧监管体系构建,部署电子围栏、车牌自动识别及全程视频监控系统,支持甩挂作业等非接触式通关模式。

图1 国家物流枢纽(阿拉山口)多式联运中心航拍图

  二、主要做法

  (一)功能集约化整合,业务协同化办理。阿拉山口口岸通过多式联运中心建设,推动海关、国际道路运输管理局、口岸管理办公室等多个相关单位实行合署办公,打破了部门壁垒,实现了跨部门的业务高效协同运作,为多式联运提供了统一的行政服务平台和顺畅的业务办理流程。


图2 业务受理窗口

  (二)对跨境运输进行全链条组织优化。为消除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的问题,多式联运中心建立了“公路运输—公铁转运—跨境交付”一体化的全链条服务机制。该机制有效整合了公路集散与铁路干线运输资源,并顺畅对接跨境环节,解决了联运节点割裂的痛点,保障了货物运输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三)首创“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多式联运中心进行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全国首创“公路口岸+属地直通”通关模式。该模式将原本在属地和口岸分别进行的预检与通关流程合并压缩为单一环节,企业只需在属地完成一次申报,即可完成全流程通关手续。通过推动提前申报、运抵自动、集中查验、数据自动提取、多国车牌智能识别等信息化手段,经智能卡口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对碰、自动解析,完成运抵确认、查验判断、报关放行,有效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路口岸通关手续繁琐和疆内腹地城市出口转关货物“二次入仓”口岸滞留时间长、费用成本高等问题,属全国边境口岸首创。


图3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三、取得成效

  阿拉山口口岸属地直通多式联运中心项目,通过功能集成化、作业智能化、流程标准化建设,成功破解沿边口岸多式联运协同瓶颈,成为保障新亚欧大陆桥高效畅通的战略支点。其创新实践对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一)口岸综合效能显著提升:运能实现跨越式增长,公路口岸年过货量从2021年40万吨跃升至2024年114.3万吨,增幅达183.76%,进出境运输工具监管量同比增长74.83%;通关效率突破瓶颈,整体通关时间压缩60.3%,海关单日查验能力提升五倍;通道韧性全面增强,2023—2024年保障跨境农产品、百货产品运输量增长138%;企业成本显著降低,通关成本下降60%,通关时间缩短90%,充分提高货物周转率,大大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图4 现场通关作业场景

  (二)经济及社会成效显著:经济价值方面,2024年拉动属地进出口贸易额增长52%,吸引36家物流企业落户阿拉山口,带动冷链物流、跨境加工等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年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社会价值方面,新增就业岗位1200个,带动口岸周边服务业规模增长30%,获评自治区“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项目创新成果被写入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入选海关总署“智关强国”十大优秀项目(2023年),2024年荣获自治区“振兴杯”青年创新创效大赛金奖,为全国陆路口岸智慧化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图5 被写入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报告截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