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党建+项目化”管理 打造道路养护精品
G1511跨域联合道路养护工程典型案例
一、总体介绍
G1511日兰高速于2002年5月底建成通车,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G2)、京台高速公路(G3)、沈海高速公路(G15)和长深高速公路(G25)的重要连接线,也是山东省连接中西部省份的重要通道。随着路龄的增长和交通荷载长期累积作用,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车辙、松散、拥包等病害,路况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量,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延缓病害的发展,降低后期养护维修成本,实现路面结构整体性能的长期保存、路况水平高位运转和全寿命周期内效益最优化,山东高速济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发展公司”)以“恢复路面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为核心目标,启动跨区域养护工程,采用预防性养护与技术创新结合模式,推动养护工作转型。

G1511日兰高速济宁至菏泽段作为连接京沪、京台等国家干线的关键通道,因长期重载交通导致路面出现结构性病害。济宁发展公司创新采用“党建项目化管理”模式,联合山东高速菏泽发展有限公司搭建了“一路多方、共管共治”工作体系,建立跨区域党建联合体,统筹两地市养护资源,仅用17天完成77.4公里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案例形成跨区域道路养护工程成果,为全国高速公路道路养护提供了可复制的山高方案。
二、主要做法
本项目采用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打破设计与施工的分类界线,使设计施工成为一体,全面负责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充分发挥山东高速区域公司优势,参建各方组成养护专项工程联合指挥部,成立由业主、监理、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指挥部,靠前站位,建立协同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统一管理、分层决策,联合指挥部成员集中办公,随时随地解决问题,迅速形成大干快上的工作格局。同时,遵循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原则,以日常管养中历年路况数据为基础,对全线进行徒步排查,搜集路面状况的精准数据,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病害采用维修方案,实现提升长期性能,延长路面寿命周期,仅用时17天,完成传统养护模式120天的工作量,跑出了跨区域养护“加速度”。
三、取得成效
(一)实施效果
1.党建项目化凝聚参建各方“战斗力”。联合高速交警、交通综合执法、工程设计、施工等7个参建单位支部开展“儒道匠心党旗红”党建共建,搭建了“一路多方、共管共治”工作体系,切实将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务实工,求实效,推动项目建设的强大引擎。参建各方坚持“一盘棋”思想,“一张图”战略,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共30余名党员青年坚守施工一线保生产,昼夜施工赶进度,攻克了3D找平铣刨、高聚物注浆等技术难题,确保项目施工高效推进。期间,济宁发展公司开展“夏送清凉”“应急救援培训进项目”等活动,为战高温、斗酷暑职工带来组织关心关怀,进一步提高项目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2.管理规范化打造跨域养护“新典范”。组织召开“一路多方”施工组织设计、交通组织方案专家论证会,与高速交警、交通综合执法加强分流点与中央转序口24小时值班值守,保障施工外围环境通行安全;与菏泽公司成立跨区域养护联合工作组,坚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强化现场安全督导,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同时,利用养护封闭有利时机,同步开展小修保养,实现“一次封控、全域养护”,减少小修保养封控频次,提高养护作业效能。本次跨区域养护受到集团高度重视,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度指导,为项目顺利完工,打造跨域养护“新典范”提供有力支撑。

3.养护数智化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以山东高速“智慧养护管理平台”支撑,实施新型三维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获得多个断面实时三维雷达数据,精准识别路面病害的层位、面积和发展深度,量化养护工作量,为养护决策和养护设计方案提供精准数据支撑。针对项目技术关键点和管控难点多等情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夯实质量基石。利用养护专项工程“一点通”智慧管理平台进行动态管控,及时调整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偏差,保证整体施工顺利实施;依托自研养护应急监管平台与无人机设备优势,构建路网监控、现场临时电子围栏、车载移动监控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实现“云上+现场”养护施工安全质量双重管理;开展“一桥一策”桥头跳车专项整治行动,提高整体路面行车舒适度,与高校探索开展沥青异味祛除技术,有效改善施工环境。
(四)创新绿色化助推工程提质增效。强化四新技术、绿色技术应用,采用SMA-8超薄罩面工艺,延缓疲劳裂缝的反射,提升路面耐久性,显著降低石材用量。应用全寿命周期长效雨夜标线新材料,提高标线反光亮度,保障道路行车安全。应用高聚物注浆技术,提升裂缝修补质量和效率,减少路面铣刨料产生,提高养护施工绿色化水平。应用自主研发的单层改进粗型微表处,实现车道差异化设计,大大节省了养护资金。持续推广厂拌热再生技术,将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用于路面结构下面层及上基层,RAP料掺量按30%控制,实现对废旧材料循环利用。

(二)所获奖项、荣誉
2025年9月,荣获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度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杰出案例。
2025年8月,工程养护中心荣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总工会“2024 年山东省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2024年12月,荣获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2024年第三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优质工程二等奖”。
2024年12月,荣获中关村中科公路养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第三届“养护工程奖”。
四、展望
济宁发展公司将深化跨区域协同养护机制,持续完善“党建+工程”融合模式,推动智慧养护管理平台功能迭代升级,构建覆盖全路网、全周期、全要素的数字化养护体系。拓展与省内其他地市的路域联动,探索跨区域高速公路“大通道集约化养护”样板。深化“一路多方”共治机制在应急保畅、服务提升等领域的延伸应用,构建“养护即服务”新业态,为公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全面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