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联合、跨省联动、协同稽核
一、总体介绍
自全国联网收费以来,高速公路收费模式由原来的单省计费、货车计重收费、路径最小费额收费转向多省计费、货车按车型收费、实际行驶路径收费的“全国一张网”收费方式,新收费模式下逃费治理背景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变化,逃费车辆的增多,逃费治理难度加大,新型逃费方式层出不穷,比如屏蔽通行介质、移动OBU、货车客标、滞留卡、使用假证件等,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针对稽核面临的新形势,山东高速济宁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发展公司”)通过构建网络化的联合追缴机制,采取抓源头、减存量、控现场等多项措施,有效遏制了车辆逃费行为,净化道路通行环境,确保通行费“颗粒归仓”。
2023年12月,济宁发展公司在日常稽查中发现部分客车异常通行轨迹,联合四省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深度数据挖掘、细致分析研判,运用“数据溯源-全量筛查-跨省协同”三步攻坚法,于2024年3月成功破获一起涉及伪造临牌、移动OBU倒换、货车客标套用等多类型逃费的跨省犯罪案件。该案查获假临牌1560张、移动OBU设备1部,追缴通行费11万元,刑拘涉案人员66人,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列为全国高速公路稽核十大典型案例。案件侦破过程中形成的“3+3”稽核法与“三网联合”机制,为全国高速公路逃费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经验。
二、主要做法
济宁发展公司围绕跨区域、跨省逃费行为花样繁多、层出不穷的特点,聚焦目标任务,着力挖掘增收潜力,创新“日清零+流水数据反查”机制,构建“内部数据稽核+外部联合打逃”双重模式,与公安部门合作,跨四省联动追逃,一举破获涉及假临牌、移动OBU、倒卡、货车客标等多类逃费方式的典型案件。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首选列入高速公路稽核十大典型案例首位。案件侦破信息经媒体曝光后,对潜在逃费群体形成强力震慑,全国多省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主动对接学习经验。2024年9月,济宁发展公司受邀参加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主办的收费稽核管理业务培训会,以《高速公路稽核打逃的实践——山高立体稽查体系建设》为题,代表集团公司跨省分享高速公路收费稽核管理的典型经验做法。
三、取得成效
(一)实施效果
1.数据溯源:从蛛丝马迹到逃费链条的精准锁定。2023年12月24日,稽核人员对无卡车辆进行日常录像稽核时,发现鲁HW****的一型客车短途无卡下站后,调头再次上站的异常现象,随后调阅后台记录,发现该车使用了车牌号为鲁Q6****的一客ETC设备,与实际车牌不符,怀疑该车有倒换OBU设备的嫌疑。稽查人员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通过部级、省级以及部级客户服务支撑系统,调取鲁Q6****历史通行数据、门架交易数据、门架牌识图片及收费站视频,精准排查该车的ETC通行信息,经过分析对比发现,该车通行记录多为夜间23点至凌晨3点之间,并发现出口录像显示为货车,存在重大逃费嫌疑。
2.全量筛查:从海量数据到抽丝剥茧的铁证挖掘。稽核人员以出口收费站为切口,全量筛查了收费站附近门架牌识别通行车辆数据、图片信息约10万余条,认真、详细进行数据分析,最终发现一辆临牌货六的高清图片与出口假临牌车辆特征高度相似。通过特征匹配发现车牌号默A00000的临牌货车存在重大嫌疑,该车在湖南酒埠江收费站入口时使用鲁HP****临牌,出口图片显示实际车型为六轴货车。稽核人员进一步扩大排查范围,凭借“火眼金睛”对每条数据进行“抽丝剥茧”,经对分析发现,四辆本地客车通过“丢卡-倒换OBU-货车套用”形式,每日凌晨时段在服务区完成OBU设备倒换。至此,在稽核人员不懈努力下,初步梳理出了整个团伙多形式的车辆逃费证据链条。

3.跨省协同:从一方力量到多方联动协同稽核。在固定好初步线索证据后,济宁发展公司紧急启动“警企”联动工作机制,携带已有证据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抽调稽核骨干人员配合成立专案组,全程配合跟踪取证。由于涉事货车为跨省临时车牌,车辆入口涉及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市,涉事司机无法准确提供实际入口站,稽核人员以司机供述的信息为突破口,通过省厅结算中心联系湖南、广西和江西所经多个收费站,以函件方式与相应省份路段经营管理单位协同稽核。专案组克服跨省追缴案件信息共享难、侦查取证难等不利因素,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前后多次辗转湖南、广西和江西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进行证据搜寻。通过跨省、跨路段、警企的联动,专案组对上述涉事车辆形成整个逃费链条证据后,当事人对偷逃通行费事实供认不讳。
(二)所获奖项、荣誉
2024年5月,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列入全国高速公路稽核十大典型案例首位;
2024年9月,代表集团公司受邀参加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主办的收费稽核管理业务培训会,跨省分享高速公路收费稽核管理的典型经验做法。
2025年9月,荣获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度交通企业社会责任(ESG)”杰出案例。
四、展望
(一)提升稽核思想“高度”。以“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为核心理念,强化数据分析与技术应用,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稽核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提升逃费行为的识别精准度和效率,推动稽核工作向数智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组织开展业务专项学习、最典型案例剖析、业务骨干上讲堂等培训活动,常态化开展稽核打逃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深挖稽核打逃薄弱环节,分析逃费方式、特点及规律,全力提升全员特情分析、数据剖析能力,为后期稽核工单发起提供强有力支撑,切实做到“全员学稽核、全员会稽核、全员精稽核”。
(二)把握精准稽核“尺度”。完善“线下+线上”“现场+后台”相结合的稽核模式,进行特情车辆筛查及历史数据梳理,按照“一车一档”规范整理,建立稽核“台账”,稽核数据实行“当班核”与“每日核”双轨进行,形成稽核工作流程标准化、精确分析过程化的闭环稽核流程。优化稽核工作流程,对现有的稽核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切实筑牢现场稽核第一道防线。同时,加强对稽核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加大联网追缴“力度”。继续完善跨市、跨省、警企协调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托集团收费运营综合管理系统分工协作,健全联系互动、分工配合的集团内部网;以纵向配合、横向联结联网方式与其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搭建行业网;以我为主、三方合作与交通执法、公安交警部门打造社会网,实现信息对接、资源共享、协同作战,构筑起稽核打逃“高压网”,为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安全运营,维护良好收费管理秩序,贡献了积极力量。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