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界路段提高联合保畅能力”典型案例
一、总体介绍
(一)项目背景:
1.政策导向:响应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强化跨区域应急协同”要求,落实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路段保畅指南》《跨省联合应急演练规范》等标准,推动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2.企业发展:深入贯彻山东高速“大运营”体系建设要求,旨在发掘培育创新能力突出的单位,加速跨区域保畅新技术、新模式落地,提升集团路网运营效能。
3.区域需求:沈海高速鲁苏省际路段(日照-连云港段)日均车流量超8万辆次,改扩建施工期间拥堵风险陡增;2024年数据显示,该区域因跨省协调延迟导致的拥堵时长占比达35%,保畅压力显著。
4.合作基础:山东高速日照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东部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此前已在省际一体化应急演练、智慧高速建设、通行费跨省打逃等领域积累丰富合作经验,为项目开展奠定基础。
(二)问题提出:
1.跨区域协同低效:传统“各自为战”模式下,省际路段应急响应存在行政壁垒,跨省信息共享滞后,过往信息传递平均耗时超5分钟,导致处置效率低下。
2.清障救援耗时较长:采用“逆向清障”传统模式,救援车辆需绕行至对向车道作业,平均处置时长达57分钟,易引发二次拥堵或事故。
3.风险管控能力不足:恶劣天气(台风、暴雪)下专项预案不完善,应急资源分散且调度不及时;司乘端信息触达渠道单一,“江苏交通云”与“e高速”APP信息无法互通,情报板覆盖有限。
4.标准化程度欠缺:省际保畅缺乏统一的操作流程与协同机制,“一路多方”(高速运营、清障、交警)联动衔接不顺畅,应急处置规范性不足。
(三)创新意义:
1.破解行业痛点: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首次构建“省际顺向清障”的跨省应急互助联动体系,为全国高速公路省际路段保畅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日连模式”。
2.推动技术赋能:通过“智慧平台+AI算法”实现保畅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转型,拥堵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引领省际保畅数字化升级。
3.强化标准输出:编制《沈海高速鲁苏省际联勤联动工作手册》《沈海高速鲁苏省际顺向清障实施方案》等标准化文件,为行业提供省际保畅“工具包”,助力交通强国战略落地。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跨区域协同机制,打破行政壁垒
1.建立组织架构:签订《沈海高速鲁苏省际路段应急救援互助备忘录》,成立联合指挥部,下设调度组、清障组、信息组、保障组,明确“双向联动、就近调度”职责分工。
2.强化党建引领:开展“苏鲁同心•畅行省际”党建联建活动,通过联合主题党日、业务培训等形式,破除协作思想壁垒,提升团队协同意识。
3.完善沟通机制:建立“三级沟通体系”——每半年召开两省“一路多方”联席会议、每季度开展视频调度、每月实行“省际值班长轮值制度”,依托联勤联动微信群实现7×24小时信息直联。

(二)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提升处置效率
1.智慧平台整合:打通两公司信息壁垒,实现省际路段10公里高清视频“一键调取、多方同屏”;共享AI拥堵预测算法,提前30分钟推送拥堵预警信息,跨省信息共享响应时间缩短至3.8分钟。
2.落地“顺向清障”3.0模式:打破传统逆向作业限制,允许救援车辆直接跨省际顺向作业,联合配置7台清障设备、39名救援人员,明确省际路段救援流程,平均处置时长压降40.4%。
3.推行“五同步”工作法:实现“信息同步发布、资源同步调度、现场同步管控、舆情同步引导、复盘同步总结”全流程协同,确保应急处置无断点。

(三)标准化建设与动态管控,夯实保畅基础
1.编制标准化文件:形成《沈海高速鲁苏省际联勤联动工作手册》《沈海高速鲁苏省际突发事件快速清障工作方案》《沈海高速鲁苏省际道路交通阻塞现场处置方案》等10余项文件,梳理完善“多车追尾”“危化品处置”等12个典型场景处置流程。
2.强化应急演练与风险评估:先后组织3次跨省联合应急演练(覆盖恶劣天气、危化品运输车事故场景);每半年开展运营风险评估,定期互派安全专家“跟班问诊”,持续完善省际路段安全运营双重预防体系。
3.优化资源配置:在沈海鲁苏省际临近的岚山收费站、赣榆港收费站增设应急物资储备点(储备沙袋、灭火器、警示标志等);建立应急资源共享库,动态调配两省清障车辆、人员,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三、取得成效
(一)核心保畅指标显著提升
1.处置效率大幅优化:清障救援平均处置时长从57分钟降至33.92分钟,压降40.4%,远超“≤45分钟”目标;1小时畅通率达96.7%(提升幅度65.6%),恶劣天气主线畅通率93%(超目标值≥90%)。
2.信息响应提速:跨省信息共享响应时间从超5分钟缩短至3.8分钟(提升幅度24%)。
3.安全风险降低:2025年上半年,省际路段拥堵次数下降28%,交通事故处置效率提升50%,未发生次生事故。
(二)机制创新获行业广泛认可
1.荣誉与奖项:“沈海高速跨省域协同联动救援实践创新案例”获中国公路学会案例创新大赛三等奖,成为高速公路省际应急联动典型样板;以沈海高速鲁苏省际路段保畅为题,“降低省际路段清障救援平均处置时长”在山东省交通行业质量管理推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江苏交控集团“智慧保畅示范项目”称号。
2.标准贡献:受交通运输部公路院邀请,参与《道路车辆清障救援操作规范》(JT/T891-2014)修订会商,将“顺向清障”“跨省协同”等创新成果纳入行业规范。
3.模式推广:2025年5月召开日青连临区域高速公路调度沙龙,向周边运营公司推广协同模式;计划2026年联合青岛高速集团、连云港管理处建立沈海高速大通道应急联盟,扩大示范效应。
(三)社会效益与品牌影响力凸显
1.司乘满意度提升:第三方调查显示,司乘满意度从项目前的82%提升至98.5%,省际联动救援服务信任度显著增强。
2.社会关注度高:央视新闻、人民交通等国家级媒体对项目做法报道4次,累计阅读量超100万次,获得公众广泛好评。
3.助力区域发展:项目有效保障沈海高速大通道通行效率,为鲁苏两省物流运输、人员往来提供稳定交通支撑,间接服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