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高速公路智慧应急处置系统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完善,车流量持续增长,高速公路收费站作为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对于整个交通系统的顺畅至关重要。然而,面对诸如恶劣天气导致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超限超载以及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事件,传统应急处置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交通高效、安全、智能的需求。传统的应急处置方法往往依赖人工拦截、复检取证,存在响应速度慢、资源调配不合理、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难以满足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需求。
为破解这一难题,山东高速滨州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了一套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高速公路智慧应急处置系统,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一张网”管控,全面提升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和快速响应能力。这一系统不仅推动了智慧交通的发展,也为现代化交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该系统以收费站为核心节点,整合多种信息感知设备、决策辅助工具和处置执行模块,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智慧应急处置体系。通过信息主动获取、态势感知、决策辅助等环节,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应急处置的智能化、集成化和协同化水平。
二、主要做法
(一)前端智慧感知,构建多维度信息采集网络
高速公路智慧应急处置系统首先在前端部署了多种智能感知设备,形成了全面、实时的数据采集网络。
入口匝道预称重设备:在收费站入口匝道设置预称重系统,提前识别超限车辆,防止超限车辆进入收费区域。
拦车杆异常预警设备:实时监测栏杆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时自动报警,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通行受阻。
多标签车辆感知设备:识别ETC、CPC等多种车辆标签,辅助进行车辆分类与通行分析。
激光超限预警检测系统:对车辆高度、宽度进行精确测量,识别非法超限车辆。
高速公路省界称重检测系统:对进出省车辆进行称重,防止超限车辆跨区域流动。
气象感应系统:实时监测天气变化,提前预警恶劣天气,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支持。
这些感知设备协同工作,形成对交通流量、车辆状态、异常通行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力,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智能决策辅助,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在信息感知的基础上,系统集成了多种智能决策辅助模块,实现从“发现异常”到“辅助决策”的无缝衔接。
1.收费站现场AI管控系统。通过对视频图像、称重数据、车辆识别等信息的实时分析,AI系统能够自动识别违规车辆、超限车辆、行人或非机动车误入、闯关通行等异常情况,并立即向工作人员推送预警信息。系统还可根据预设规则,提供处置建议,如是否需要启动拦截程序或通知外部执法部门。
2.无人机巡检指挥体系。无人机系统作为应急处置的重要补充手段,可快速抵达现场,进行空中巡查、实时视频回传、远程喊话指挥等操作,实现“空地联动”,大幅提升现场指挥与处置效率。
3.闯关车辆上路拦截设备与一键报警系统。在识别到闯关车辆后,系统可联动自动拦截装置,阻止其继续通行。同时,收费站工作人员可通过一键报警功能,迅速将情况上报至公安、交通等部门,实现跨部门协同处置。
这些智能决策模块的整合,不仅提升了应急处置的准确性和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干预的依赖,降低了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三)构建智慧终端与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处置
为了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与多部门协同处置,系统依托智慧终端与联勤联动机制,打造了一个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1.智慧终端系统。系统采用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结合自主研发的“收费运营单兵系统”,通过物联网(IoT)技术接入多个辅助系统,实现远程操作与信息整合。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预警信息、调取现场视频、下发处置指令,大大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与响应速度。
图-1 收费运营单兵系统平板操作界面1
图-2 收费运营单兵系统平板操作界面2
2.一路多方联勤联动机制。系统与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打通交通、交警、治安等数据壁垒,构建“一张网、一幅图、一个系统”的协同作战平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系统可自动向相关部门推送信息,实现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图-3 一路多方联勤联动座谈会
3.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从线索收集、分析研判、精准定位到定点查缉、立案侦办,系统建立了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定期模拟演练,固化联合执法流程,确保“发现即打击”的原则得以落实,形成对违法行为的长效震慑。
三、取得成效
(一)应急处置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收费运营单兵系统”等终端应用,现场人员可实现实时接收预警信息、一键操作、精准处置。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整体管控效率提升了60%以上。针对违规超限车辆,在进入收费区域前即可做到分类精准识别,提醒人员提前介入,避免因矛盾和争议造成的交通拥堵,提前处置率达到95%以上。
此外,无人机巡检系统的引入,使现场巡查效率大幅提升,减少了人工巡查的时间和风险,延伸了人工巡查的范围,确保了应急响应的及时性、覆盖性与安全性。
(二)人力资源成本有效降低
系统上线后,原先需要3至5人操作的多个辅助系统实现了整合和迭代升级,现在仅需1至2人便可完成。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建档、立案、证据留存等功能,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后期的稽核与复盘提供了重要支撑。以单个收费站为例,原每班次需外勤人员2名,现减少至1名,每天三班次合计用人从6人减少至3人,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约27万元。
图-4 收费运营单兵系统现场使用照片
(三)超限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系统在治超方面成效显著,通过技术手段对超限车辆骗刷ETC卡、使用液压顶、飞机轮等违法手段进行精准打击,共梳理入口异常超限数据700余笔,查获车辆80余辆次,极大净化了通行环境与现场秩序。2024年以来,行政拘留20余人,1人以诈骗罪立案起诉,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扭转了入口治超的严峻形势。

图-5 查处的超限车辆
图-6 查处的骗刷OBU设备
(四)公众出行安全与效率得到保障
系统能够快速响应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通过一键信息发布功能,及时向公众推送路况信息,防止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同时,系统在保障公众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突发事件的处置更加高效、科学,增强了公众对高速公路管理的信任感。
(五)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创新方案
该系统打破了传统依靠人工处置的模式,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深度融合,是“云收费”模式的有益补充,推动了高速公路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系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不仅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营主业,也为未来智慧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结语
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高速公路智慧应急处置系统,不仅解决了传统应急处置方式存在的响应慢、效率低等问题,还通过技术创新和多方协同,实现了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协同化。随着系统的不断优化和推广,其在保障交通安全、提升通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为我国智慧交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