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靖”途 筑就百姓致富路
靖安县作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和全域旅游发展县,日趋完善的路网和良好的路域环境,为全县群众生活和生产便捷出行,为县内旅游景区、乡村民宿、林农水产品基地等“生态+大健康”农旅产业文化融合持续赋能,以“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书写新时代“有一种生活叫靖安”的农村公路崭新篇章。

一、基本情况
靖安县地处赣西北、宜春市北部,总面积 1377平方公里,辖6镇5乡76个行政村,人口16万,经昌铜高速到南昌37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56公里。靖安森林覆盖率高达84.1%,是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全国深呼吸生态魅力县、五洲钻石奖·2023文旅国际年度金牌旅游目的地、全省首批优秀旅游服务体验试点城市等荣誉品牌。靖安县“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点名表扬。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63.774公里,其中:境内高速公路(即G6021杭长高速)里程1.88公里,国省干线公路224.03公里,农村公路合计1037.864公里(其中:县道100.416公里,乡道308.269公里,村道629.269公里)。全县11个乡镇全部通达三级以上沥青路,水泥路或沥青路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四好农村路”提速提质示范引领,农村公路网络日益完善,路域生态保持“畅通、安全、舒适、美丽”,服务民生、服务产业能力全面提升,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二、“四好农村路”发展成果
自“十三五”以来,靖安县以“四好农村路”重点精心打磨,高质量推进“交通+”模式,服务民生和产业,推动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㈠通过“交通+扶贫”模式,全力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交通支撑。从2016起,首要重点就是安排建设通往贫困村9条县乡道70.1公里、贫困地区42条村组道路50.2公里,总投资达到1.52亿元,建设资金除中央、省市项目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县、乡财政兜底。到2024年底,靖安农村公路总里程由2010年的750.5公里,增加到1037.864公里,村组通达率由30%提高到今天的100%。
㈡通过“交通+物流”模式,大力促进电商物流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建设“四好农村路”,为电商物流新业态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自2017年以来,靖安优而信电商公司和靖安邮政的邮乐购电商平台在全县各乡镇、社区已设立网点50多个,实现乡镇物流服务站和村组网点全覆盖。2021年,以“互联网+”高效物流新业态模式,引进了江西弘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进供销集配体系建设,解决了靖安县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上行揽收、下行集配、信息共享、终端寄递全链条运行,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
㈢通过“交通+出行”模式,实现群众便捷出行。自2013年以来,靖安县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设立农村公交客运班线28条,投入农村公交客运车辆36辆,建设农村客运候车亭、公交站台125个,实现了城乡客运公交全覆盖,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公交化运行比例达100%。公交票价比原客运班线票价降低45%以上。2020年,靖安县被评为全省“四好农村路”镇村公交试点县。
㈣通过“交通+产业”模式,着力提升产业招商竞争力。自“十三五”以来,围绕“四好农村路”进一步提质增效,在实现“村村通”“组组通”的基础上,先后推动县道升级改造、乡道双车道改造和村道窄路面拓宽改造完成246.9公里,建成农村公路水泥路或沥青路1140公里,完成危桥改造项目42座总长2577.1延米、新建独立桥梁8座总长650延米。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升,为农村产业发展、农特产品输送提供安全、便捷通道,带动公路沿线种植、养殖等产业发展,20余家康养产业大项目落户靖安。
㈤通过“交通+旅游”模式,促进全域旅游新发展。以“建成一条农村公路,就打造一片美丽风景”为目标,“接点成线,连线成面”,促进了“农家乐”“乡村游”“民宿•康养”等旅游业的迅速兴起,助推靖安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自“十三年”以来,靖安投入资金3亿多元,已建设连通景区景点的公路200余公里。近五年,“四好农村路”的发展,为全县每年带来的游客人数增加了500百万人次以上,增长30%以上,带来的旅游收入增加8亿元以上,增长35%以上。
三、典型经验
㈠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快速发展“四好农村路”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还要有“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靖安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落实目标和资金,并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纳入县和乡镇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自“十三五”以来,投入资金近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通建制村、通自然村(组)公路硬化和提档升级,推进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公益事业路和路网联通路建设,使全县农村公路在技术等级、管养水平、安全条件、路域环境等方面实现了较大提升。到目前为止,县道三级路里程达60%,乡道双车道里程比例达77%。县、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达到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100%,基本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保护队伍。
㈡与“交通+”理念相融合,保障乡村振兴基础支撑
与“交通+扶贫”“ 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等理念相融合,全面消除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为乡村带去人气、财气,让人民群众获得交通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四好农村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农村特色种植业、农村电商物流、客货运输、乡村旅游和农村康养等产业发展进行。通过对农村公路的不断提档升级,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改善了村容村貌,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交流,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群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持续保障。
㈢以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2年1月,靖安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巩固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靖安县正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四好农村路”向更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引擎,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一是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加快旅游路、产业路、路网联通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进村入户路建设,加快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生命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二是完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明确养护主体,层层落实主体责任,继续将农村公路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配套资金,建立养护质量数量与养护经费拨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加大农村公路应急资金的投入,确保水毁、崩塌道路能得到及时地修复。三是继续推动农村公路基础信息数字化建设,完善农村公路综合监管能力。四是创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县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全面铺开乡、村级及旅游景区客运站场建设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全力打造良好路域生态环境。逐年路况等级都有较大提升,各类路域问题、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整治和解决。当前,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共同推进“路长制”,相互交融,共同赋能靖安县全域旅游,加速了靖安内外经济、人文、社会发展步伐,“路长制”已成为我县对外展示的一张“形象名片”,全县主要干线“畅安舒美”的路域网络和良好路域生态已经具备较好底蕴,县城工业园、客家避暑特色镇中源、5A景区三爪仑、禅韵养生镇宝峰、水生态文明村欧源、生态园林城镇仁首、田园示范村青山、美丽休闲村港背以及茶立方、七彩花卉、溪桥农业等农林水产基地,串于优美生态的公路线之旁,迎接四海宾朋——“人在车中,车在画中”,秀美的路域环境与沿途绿水青山深度融合,展示“有一种生活叫靖安”的时尚俊美。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