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 最美回乡路

马畈村道焕新记:一条路唤醒沉睡山村

2025-11-07 10:51:05
申报单位:安徽岳西县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2015至2024年,农村公路里程从约2000公里增至3688公里,实现“组组通硬化路”,路网密度大幅提升。通过三级“路长制”实现全链条管理,养护机制完善,列养率100%。城乡客运全覆盖,物流网络通达所有行政村。公路有效串联特色产业与景区,有力支撑了全县脱贫摘帽、乡村振兴及“交旅融合”发展,成功创成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石关乡马畈村,坐落在海拔800余米的群山之间,云雾缭绕,如诗如画。这个曾经因交通闭塞而发展滞后的深山村落,是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缩影。

  马畈村茭白航拍图。吴均奇 摄

  山路崎岖锁深闺,发展受阻盼通途

  暮色中的马畈村被连绵的青山温柔环抱,新铺的沥青路面在路灯照射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一辆满载茭白的冷链运输车平稳驶出村庄,司机摇下车窗,笑着挥手道:“明天一早就能送到杭州超市!”语气中洋溢着自信与喜悦。

  这条如黑色缎带般贯穿全村的沥青公路,将深山中马畈村与外界紧密相连。道路两侧路灯如明珠串联,精心设计的会车点让交通井然有序,路旁的茭白田在晚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过往行人点头致意。

  难以想象,这里曾经只有一条不足3.5米宽、坑洼不平的石子路,大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村里的特产运不出去,外面的客商望而却步,村民们守着优质的农产品却难以变现。

  马畈村地处大别山腹地,四面环山,距离县城50多公里。在2016年之前,村里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条不足3.5米宽的砂石路,全线仅有3处勉强能够会车。由于大型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村里的优质农产品运不出去,外面的客商望而却步。

  “那时候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茭白收获季节。”马畈村种植大户刘三一回忆道,语气中仍带着往日的无奈,“收购茭白的货车往路边一停,整条路就被堵死了。运输肥料种子的车辆进不来,采收的茭白又运不出去,眼看着好好的农产品堆在地头,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村里的优质茭白、茶叶等农产品由于运输不便,损耗率居高不下,外地收购商常常借此压低收购价格;秀美的山水资源因交通条件限制而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民宿和农家乐生意较为冷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

  齐心共解“拦路虎”,筑就民生“连心桥”

  随着岳西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深入推进,马畈村村路在2016年迎来首次提质升级。随后几年,村里又陆续对支路、入户路进行硬化改造。2021年岳西县人民政府投入资金1800万元,对村主干道实施黑色化。到2023年,县交通局争取资金570万元,全村道路实现全部硬化。总里程达15公里,形成了完整的路网体系。

  “道路改造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征地拆迁。”马畈村党支部书记刘伟指着如今平坦宽阔的道路说,“要在原有3.5米宽的路基上拓宽到6米,需要占用村民的土地。有些村民开始不理解,觉得自家地少了吃亏。”

  为解决这个难题,村“两委”在老槐树下组织召开“板凳会”。蚊虫绕着昏黄的白炽灯飞舞,空气中弥漫着暑热和焦虑。刘伟刚介绍完工程规划,村民刘和华就“噌”地站了起来,嗓门洪亮:“我不同意!规划线要占我家院墙拐角,那是我爹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动不得!再说,施工队车辆进进出出,震坏了我家老屋谁负责?”他家临路,院墙确实有些突出,成了规划中需要协调的“硬骨头”。

  刘三一也有顾虑:“修路是好事,但也不能一修两三个月不通车啊!我那几十亩茭白眼看要熟了,到时候怎么运出去?烂在地里损失谁赔?”

  小卖部老板汪正存担心施工会影响生意:“本来路就窄,再一挖,客人车都没地方停,谁还来买东西?”

  现场七嘴八舌,质疑声、抱怨声、担忧声此起彼伏。包村干部查日新拿出图纸,耐心解释:“刘叔,您看,我们只需要您让出30公分,我们负责给您把院墙修复得比原来还结实,还漂亮。”“刘老板,我们分段施工,优先保障农产品运输通道,设立临时便道,尽量缩短影响时间。”“汪老板,施工期间我们会设置临时停车区。”

  现场渐渐安静下来。最终,刘和华点了头,但要求“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补偿标准”。村“两委”当场承诺成立村民代表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质量监督和协调。

  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工程比原计划提前完成。新道路全线设置路灯。

  大道通衢百业兴,乡村振兴绘新景

  道路畅通立即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民宿主李叶龙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以前客人听说要开那段石子路就打退堂鼓。现在好了,大巴能直接开到门口。今年旺季预订量涨了两倍不止。”他指着门口停着的外地车牌轿车,语气中满是自豪。

  刘三一的茭白田迎来了大丰收。“现在冷链货车能直接开到地头,早上采摘的茭白中午就能摆上城里超市的货架,收购价每斤高出0.8元。”他高兴地补充道,“这条路真是我们的致富路!”

  快递驿站负责人吴小娥最近忙得不可开交。“路修好以后,包裹量明显多了起来。不仅是收件,寄件的也多了,乡亲们网上买东西更方便,往外卖土鸡蛋、腌菜的也多了。”驿站面积扩大了一倍,还新增了冷冻品寄存服务,“以前路不好,冷链车不愿意进来,现在没问题了!”

  马畈村的路修通后,带来的变化远超预期。最让人欣喜的是乡村活力的重现。近年来,有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创业,村里建起了观光小火车项目,伴随着清脆的汽笛声,游客们的欢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崭新的村道上,观光小火车载着游客缓缓穿行,孩子们追逐着火车的身影嬉戏玩耍,老人们沿着步道悠闲散步,各类车辆有序通行。路灯渐次亮起,如同一条璀璨的项链,装饰着马畈村的夜晚。

  刘伟指着远处的青山说:“我们计划依托这条致富路,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让观光小火车成为我们村的特色名片,真正把马畈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暮色渐深,马畈村新装的路灯次第亮起,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农家乐里飘出饭菜的香气,民宿的灯光温暖明亮,快递站里最后一批包裹正在装车发往县城。观光小火车结束了一天的运营,静静地停靠在站台上,等待着明日再次出发。

  从砂石路到沥青路,从“行路难”到“幸福路”,马畈村用一条路的故事生动诠释:路不仅是连接地理的通道,更是连接人心、连接未来的桥梁。一条路,唤醒了一个村庄,也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希望。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