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柿乡路” 肩挑“两大园”
一、总体介绍
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位于大别山南麓,素有“中国甜柿第一村”的美誉,村里拥有6000余株百年以上古柿树,罗田甜柿是全国唯一自然脱涩品种,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然而,昔日的錾字石村因交通不便,虽然物产丰富,但甜柿和黑山羊等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资源难以变成好收入。
近年来,罗田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为抓手,方案的实施,对錾字石村及周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建成“宽路进村、黑路到户”的美丽柿乡路,成功挑起总投资黑山羊育肥园和国家甜柿公园两大产业园,构建“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錾字石村2024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昔日的山旮旯变成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样板。以这条农村公路为纽带,以黑山羊和甜柿两大产业为支柱,錾字石村及周边村农林、畜牧、文旅、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条特色经济带,成为黄冈地区乡村振兴新样板。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方面:规划引领,多元投入
统筹发展规划:将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衔接,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公路的土地和空间利用布局、结构和规模。在錾字石村公路建设中,优先利用现有道路改建扩建,不占或少占耕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高标准建设:投资约1000万元,实施黄(泥坳)錾(字石)村道、黑山羊育肥园产业路、錾字石塆组道路提档升级工程,对道路进行拓宽、刷黑,沿路设置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置,种植甜柿树,凸显甜柿主题特色,形成了一条长度4.66公里的美丽柿乡路,彻底改变了昔日道路狭窄、路域环境差的状况,实现了“一条农村公路,挑起两大产业园”的发展格局。
多元化投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制度,上级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四好农村路”发展,县级政府落实对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将重点农村公路发展经费列入本级预算。
(二)管理与养护方面:村组主管,群众领养
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农村公路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制,明确并支持、督促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
村级组织负责:规范完善农村公路路长制长效运行机制,确立村民委员会作为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本村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和路产、路权保护。
创新养护模式: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号召力,将爱路护路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分段承包、定额包干等方式,设置公益性岗位专职养护。同时,通过签订养护管理责任书和群众评比等形式,激发沿线农民及市场主体参与热情,自觉养护。
(三)运营方面:路产融合,助力发展
1. 完善运输服务
农村客运提升:综合采用城市公交延伸、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模式加快城乡客运公交化进程,提升城乡客运服务水平,旅游旺季对錾字石片区开通环形公交免费服务。
物流体系完善:加快农村货运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2025年,三里畈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新建工程即将完工,镇内錾字石村等所有村级物流网点和服务全覆盖。
2.服务产业发展
农村公路+农牧业: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一体化建设。在錾字石村,建成总投资1.3亿元、占地92.3亩的大别山黑山羊育肥园。
农村公路+旅游:錾字石村依托改善的交通条件,引进县广源集团农投公司和上海上禾集团,成立湖北农禾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2亿元打造柿里牧歌田园综合体,形成“春赏柿花、夏乘荫凉、秋摘甜柿、冬品羊汤”的全季旅游体验。
农村公路+电商: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公路沿线相继建起电商直播基地、物流服务设施,电商物流融合发展。
三、取得成效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1. 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群众人均年收入2024年已经超过16000元,村集体经济由空壳村发展到2025年的30万多元。甜柿均价从每斤3元升至8元,带动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大别山黑山羊产业园带动全镇12个村发展黑山羊养殖,吸纳300余户农户获得收益。
2. 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甜柿产业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日发货量数千单。目前,錾字石地标优品示范片区核心区农用地流转1780亩,新栽甜柿树2.5万棵。黑山羊产业实现从“卖鲜品”到“卖商品”的转变,“锦秀羊”品牌产值突破3亿元,黑山羊年产量由1.5万只提高到12万只。
3. 旅游效益日益凸显
连续举办十五届甜柿节,农文旅融合发展形势良好。柿里牧歌农文旅区自2023年10月开园至2025年初,累计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旅游大巴超1000台,自驾游车辆超2万台,研学游约5000人次,实现农旅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2025年“十一”长假头三天接待1.2万人,客流增幅明显的趋势,錾字石村也迎来了旅游高峰。
(二)社会效益全面彰显
1. 就业渠道持续拓宽
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得薪金、集体分红得股金、销售产品得现金,实现“一份资源、多重收益”。大别山黑山羊产业园、柿里牧歌农文旅区为附近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创业机会。三里畈镇錾字石村5组村民熊高潮说:“我把土地流转给产业园,每年有租金收入,在园区打工每月拿4000元工资,年底还能拿到村集体的股金分红,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2.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只有一条3米宽机耕路到组组通公路、塆塆通公路,建成大型停车场、百姓大舞台,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昔日的寂静山村变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如今的錾字石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宽敞的停车场、整洁美观的农家小院、清新自然的绿化环境映入眼帘。夕阳下的錾字石村美得像一幅画,古柿树掩映下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3. 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构建“镇党委指导、村级组织、小组动员、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组建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村民自治协会,片区治理效能大幅提升。錾字石村先后获得“中国古柿树村”和“全国生态文化村”等殊荣。
(三)生态效益持续巩固
通过古甜柿保护区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示范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錾字石村拥有古柿树6000多棵,其中平均树龄超过200年的连片古柿树717棵,“树王”超过500岁,2023年获评全国最美古树群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田园变公园、农田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的美丽景象。
(四)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景区成功创建“柿里牧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市内知名、省内闻名的整村运营、联农带农的农文旅田园示范综合体项目。村里举办“甜柿采摘节”“柿文化研讨会”“柿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推动“农业+文旅”深度融合。春节期间举办写春联、挂柿子灯笼以及“敢唱你就来”等迎春活动,已有很多家庭和团队预约自驾到錾字石村过年。
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通过一条农村公路的建设,成功挑起了甜柿和黑山羊两大产业,形成了“一路两园、三产融合”的发展格局。这条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出山的难题,更成为了连接产业、沟通城乡、促进融合的重要纽带。
随着《农村公路条例》的实施和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的深入推进,錾字石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山区农村通过交通改善促进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