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栏路,写在大地上的民生答卷
(案例简介)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条条农村公路如灵动的丝带,蜿蜒伸展,连接着村落和远方,串联起现实与梦想,编织出一张充满温度的民生网络。它们是交通人书写在乡间地头的生动答卷,而指栏路,正是其中的一抹亮丽的笔触,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鲜活见证。
指栏路起于烔炀镇指南村,终至中垾镇栏滨路平面交叉,全长13.937公里,三级道路,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造价1.119亿元。规划建设这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位于S105与S601之间,共同并列串联起烔炀镇指南、烔西、中李、巢湖、新桥、歧阳、唐嘴,及中垾镇小联圩等行政村,是一道极为重要的纽带,在市、镇、村多方协力之下重新定义了沿线村庄的时空距离。
指栏路的建成对促进烔炀镇经济和旅游发展,带动区域群众增收致富,促进环巢湖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沿途更有李克农故居、烔炀老街、月亮湾湿地公园等旅游景点,是烔炀镇全力打造的一条旅游路、致富路、民心路。
打通“最后一公里”:助推惠民资源下基层
曾经,坑洼不平和雨季泥泞是村民出行避无可避的“痛点”。孩子们踏着泥泞上学,老人踌躇赶集,年轻人负重远行,每一步都写满艰辛。指栏路惠及烔炀镇沿线7个村居,26个自然村、3239户常住居民。它不仅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提升生活品质、传递民生温度的幸福路。指栏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走得了”的问题,更实现了“走得好”的跨越。
以往,部分偏远村落的学生上学困难、家长接送不便,教育资源因交通制约难以普惠共享。指栏路通车后,校车能够安全、快捷地通达各村,孩子求学路变得平坦明亮,家长不再忧心。
唐嘴村的村民不再需要绕行S601滨湖大道,骑电动车十分钟即可抵达镇中心。村民汤大爷感慨道:“以前去镇上买菜要绕湖而行,车多不安全。现在走指栏路,又快又安心!”
以往,村民突发疾病需辗转绕行省道,耗时漫长、风险频出。如今,救护车可迅速抵达村户,争分夺秒护送病患,“路通”为“医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村民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
赋能产业振兴:开启美好乡村新篇章
农村公路的延伸,不仅方便了出行、改善了教育和医疗条件,还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激活乡村产业的一池春水。
随着交通的便利,农村的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指南村依托良好的公路条件,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清晨采摘的葡萄,中午便能抵达城市餐桌,新鲜度与竞争力大幅提升。同时,指栏路也为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交通支撑。利用圩区肥沃土地独特地理优势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凭借指栏路快速便捷的“东风”,吸引着越来越多种植大户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为村民带来可观收益,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自2021年建成以来,沿途村居的村集体收益连年增长,其中指南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198.32万元,2021年村集体收入35.81万元,相较增长453.81%。
这条路也悄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乡村的美景、淳朴的民风也通过公路展现给外界。傍晚时分,村民沿指栏路散步休闲,驻足稻田边看白鹭翩飞,行至桥头上望夕阳垂落,笑声和惊叹声不知不觉就在晚霞垂下时变得悠长自在。乡村之美,因路的连接而被更多人看见、体验和传颂。
(案例成效)
一条路,一首诗,一个未来
指栏路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一份写在大地上的民生答卷。它见证了出行的蜕变、教育的通达、医疗的保障、产业的振兴和生活的提升,让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未来,指栏路将继续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陪伴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它和其他农村公路一起,正以路为笔,以大地为卷,书写更多温暖而澎湃的振兴故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