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筑最美回乡路 赋能乡村振兴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牵挂。思乡,多少次魂牵梦绕、多少回热泪盈眶、多少次彻夜无眠,而回乡的路,恰似这份牵挂的纽带,串联着家乡的美好记忆、美丽时光、魅力梦想,裕安区交通人恰似梦境里的魔法师,倾力打造、精心装扮醉美回乡路,让游子的回乡之路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赋能家乡振兴,让回乡梦境再添绚烂多彩华章。
一、案例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裕安区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交通主管部门关心指导下,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六合同城化”发展战略和六安市“一带、一谷、一岭”发展布局,将交通强国建设作为助力产业发展重要抓手,科学规划路网,科学功能定位,构筑域内以城市为中心、乡镇为节点“三圈十环”路网体系,大力推动“交通+”融合发展,把裕安区经典旅游景点国家级特色小镇独山苏维埃革命旧址群、横排头、九公寨、望江寺等景区串联一线、融为一体,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现代生态农业融合的回乡道路(红色研学一号线),将裕安特有的自然资源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畅安舒美”的回乡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道路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勾勒融合发展回乡路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裕安区交通局主要领导任组长、设立专班,坚持“一盘棋”思考、“一张网”规划融合发展路,强化和地方乡镇联系,摸清全区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产业布局以及旅游资源等特色家底,挖掘道路沿途特有红色、绿色、古色等资源潜能,精准把脉游客文旅体验需求,结合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和生态环保发展战略,高标准谋划“交通+”融合发展的裕安红色研学1号线,升级改造X217、X216等多条红色旅游路和茶谷绿道、江淮果岭等产业路;根据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需要,改善Y133、Y215等支线和S330干线连接线,建设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干支配套、互联互通、外联内畅回乡路体系,实行“三同时”兼顾道路美观性和功能性,并设置旅游驿站、观景台、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提升通行服务能力,让串联独山、青山等7个乡镇100公里红色研学1号线的人文和自然完美融合,回乡路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的纽带。
(二)强化管理,“建管养运”齐头并进
坚持“建、管、护、运”并重,裕安交通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产业升级、旅游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点,把回乡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和引擎。建设上。坚持“七公开”制度,实行领导班子责任包保,选派专业技术骨干旁站服务,强化工程监督和指导,严把原材料、构配件、关键节点及工序暨质量检测关,引入“劳动竞赛”管理理念,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养护上。按照“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目标,构建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管养模式,建成“三级路长制”体系,创新“农村公路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实现资料图片上传、技术状况、工程计划等信息共享,并兼容“雪亮”工程,实时道路监控观察,实现回乡道路经常性养护率100%;管理上。强化超限检测站点、非现场执法管理平台建设,整合交通运政路政、公安交警等执法力量,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安全指数,形成县、乡、村道路交通综合执法网络全覆盖100%;运营上。整合城乡客货运输资源和市场,加快“交邮快”融合,建立城乡统筹、资源共享、便捷利民、安全有序的回乡路客货运输体系暨客货邮线路,配套建设回乡路公交枢纽站、公交首末站、公交站亭、农村招呼站和新能源公交车动态监控,三级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和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
三、取得成效。
从巍巍大别山的峰峦叠嶂到麦浪翻腾稻花飘香的千里沃野,最美回乡路宛若百里巨龙穿行皖西大地,成为地方旅游亮丽名片,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促进增收破千万元。穿行于苍山与秀水,感受鱼米之乡田园风情,沉醉大别山西麓红色、古色、绿色多彩裕安的繁华,体验“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妙境。那回乡路上随处可见的道路建设养护工人,像落入凡尘的仙子忙碌装点如诗一般美丽裕安画卷,公路“橙风红”党建文化品牌伴随着游子归乡的脚步,助力裕安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动能,护航新时代乡村振兴。
(一)锻造队伍,打造品牌示范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裕安区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习近平视察安徽六安重要讲话精神等政治理论学习,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强化公路业务培训,打造专业队伍,配强党组织班子,坚持“一岗双责”,强化支部战斗堡垒和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落实上级交通决策部署,圆满完成“四好农村路”目标任务。涌现出“省扶贫先进个人”“六安市劳模”“六安好人”“最美退役军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坚持“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成功打造安全畅通、生态宜居、产业联动的“最美回乡路”示范品牌,裕安区荣获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称号,红色研学一号线沿途的独山、韩摆渡等5个乡镇荣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该线路X216左西路和X209六龙路荣获省级品质示范路、S244独龙段(20.5公里)荣获市级最美国省干线文明示范路、X209横望公路(12.8公里)入围全国诗情画意最美公路提名、市级最美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
(二)交通赋能,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紧盯交通强国发展目标,发挥交通先导作用,践行“建一条路、串一片景、兴一方产业、富一域百姓”发展理念,以“交通+”融合农旅、交旅、交文等特色,建设茶叶开发茶研学、茶俗体验、农产品采摘播种体验、红色文化传承等融合发展产业路,最美回乡路链接产业连片开花、破解乡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赋能乡村振,回乡路成为民心路、致富路、幸福路。
交农融合。回乡路串联起淠河经济带、江淮果岭、青山湿地等一批精品特色产业园区,带动发展六安瓜片、水果、茶油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20余万亩,拉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盘活沿线30多家农家乐,游客在“慢”下来的节奏中细细品味咀嚼生活的乐趣,回乡路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吸引茶文化体验、果蔬采摘等农事旅游体验接待突破10万人次,带动周边群众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交旅融合。回乡路依托特有红色人文地理,挖掘红色资源潜能,改造县道X217独山镇段、X216青山乡段等红色旅游道路,链接独山革命旧址群、苏家埠战役陈列馆、徐向前元帅广场等红色研学文化长廊,串联26个红色纪念设施和4处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打造“快进”“慢游”回乡路。今年以来,该线路累计接待中小学生3万余人次,裕安最美回乡路成为青少年追寻“红色足迹”热门之选,让独山革命旧址群这个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经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节点焕发新活力。该道路7次举办千人以上“皖美山水”自行车公开骑行赛;交邮融合。该道路坚持“客货邮”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升级改造综合运输服务站和村级物流示范网点13个,进驻快递企业11家,快递分支机构11个、快递末端服务网点116个,完成快递进村100%全覆盖,帮助3000多人成功脱贫、拉动就业近1000多人、年物流百万件破二十万吨,“人和、村美、业兴、家富”的新农村逐渐形成。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