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 最美回乡路

最美回乡路:平峨路“微循环”激活乡村振兴

2025-11-07 11:46:42
申报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指着如丝带般穿山越岭的平峨路,繁昌区茶冲村书记胡润历欣慰地向来访者介绍道:“平峨路建成通车后,村民们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只能徒步跋涉,如今私家车不但能安全便捷地通行,还可以从容地搭乘公交出行;之前为了工作方便需在城区租住的村民,现在回家只需20分钟的车程就能回家;以前山路崎岖,村民只能步行前往种植地,靠肩挑背扛和畜力运输,现在农用车和货车可直达田间地头,村民种植、采摘和农产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村民收入增加了,也吸引了更多的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村里比以前更热闹了。平峨路的建成对我们来讲畅通了出行、减少了生活成本,更为增收铺就了坦途,成为村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一、总体介绍

  平峨路是繁昌区近年来在进一步打通国省干线和高速公路联网“主动脉”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县乡村道通达性,强化畅通区域农村公路内网“微循环”,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大格局和串联通达的区域路网体系下,打造的一条改善村民出行和农产品流通条件,带动农产品外销、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通道。

  平峨路地处安徽东南部,处于长三角城市群腹地,沿线风景秀丽,起点位于繁昌区平铺镇黄家冲,与S339省道相接,终点位于柏树村,连接省道S457,全长14.544公里,全线串联起2个乡镇共5个行政村,沿途包含70多个农业经营主体、旅游景点、快递驿站、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利用良好的道路条件,打造出“骑行+采摘”“骑行+非遗体验”等多个主题线路,极大地激活了区域乡村经济活力,吸引周边外出务工的居民回乡创业就业。

  二、主要做法

  平峨路的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全程融入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提升、交旅产业融合促进等工作理念,不仅是一个交通建设工程,更是一场全域景观革命,其五大特色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繁昌经验”。

  (一)路景融合,促进乡村旅游

  道路设计之处奉行道路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理念,一是道路两侧通过浇筑砼挡墙、浆砌片石挡墙、安装波形梁钢护栏和特色仿木仿竹护栏、栽植乔木灌木、铺设路肩草皮实施路田分界、路宅分界。二是部分村庄内通过对排水边沟进行硬化等方式,使公路界限更清晰,同时提高了公路安全性。三是在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和动物栖息地的前提下,让安全设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30余种绿化植被实现了“四季常青,三季见花”,人文景观元素设置与沿线名胜古迹交相辉映。

  (二)以人为本,筑牢安全屏障

  一是高标准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越岭路段通过线性优化提升行车舒适性,弯道处增设加宽设计,降低会车风险。二是盘山路段采用A级三波波形护栏,防撞等级达国内先进水平,为车辆和行人构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三是在村庄段及景观节点,以仿木、仿竹护栏替代传统金属材质,既呼应沿线万亩竹海的生态底色,又以古朴质感融入田园诗意,让护栏成为一道“会呼吸的风景线”。四是针对不同高度的边坡,采取分级防护策略。

  (三)传承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平峨路在建设过程中融入了众多地方文化元素,打造出“平峨幽谷·最美骑行路”等文化品牌。通过文化护栏、景观节点建设、慢行系统设置等措施,展现了地方文化魅力,增强了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了沿线村庄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便捷畅通,串联经济发展

  平峨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提升了产业发展流通效率。优化了区域交通网络,实现周边路网串联,不仅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还为周边农产品的外销和游客现场体验提供了便捷通道,大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五)创新管理机制,保障可持续发展

  通过引入专业养护企业,建立专业化养护机制,将养护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了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同时发动沿线村民积极参与路面保洁和绿化维护。通过“三分建设,七分养护”,建立了“区-镇-村”三级联动养护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专业运维、村民参与”路域环境全民共治的生动局面,为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平峨路的建设促进了城乡交通便利,城乡资源能够更有效地互通,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成效取得

  (一)交通显著改善,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彻底改变了沿线村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质量。从昔日徒步跋涉到现在便捷的公交和私家车出行,村民回家时间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20分钟,极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道路的通达不仅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农用车和货车能够直达种植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农产品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质的飞跃。交通条件的改善成为村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源动力"。

  (二)景观串珠成链,旅游经济显著提高

  位于平峨路沿线的“纸鸢香草庄园”占地1000余亩,是一家集香草种植、技术研发、加工生产、产品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受益于平峨路通车后驾车20分钟便可达繁昌主城区便利的交通条件,游客和年产值增加了30%以上,庄园也获评了“AAA”景区。

  平峨路串联起繁昌众多精品旅游景点,周边10公里范围内例如五华山、千军岭,倒杉木等17个自然景观,神墩头遗址、缪墩等历史景观,以及数十家特色民宿,通过道路的有效衔接,让沿途散落的特色景观完成了从“孤岛”到“项链”的蜕变。青年水库、五华山、万亩竹海等自然景观,对接皖南土墩墓群、隐静禅寺等人文遗迹,形成了“快进慢游”的游览网络。骑行道缓坡与观景台科学设置,游客可随时驻足拍摄竹海日出、水库夕照,实现了“一路一形、移步换景”。通过"骑行+采摘""非遗体验"等主题线路,带动乡村旅游接待量达68万人次,创收1.8亿元,打造出"竹海骑行+有机农业+非遗工坊"的复合产业链。

  (三)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融合成效显著

  平峨路更成为沿途乡村经济收入的"增收坦途",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活力。沿线5个行政村实现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3.6%,其中农产品外销规模突破1.2亿元,带动沿线农户户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传统种植业、新兴旅游业、特色饮食业、休闲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地方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道路的建成吸引了大量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形成了人才回流效应,沿线新增回乡创业项目50多个,吸引青年人才返乡率达37%,据统计仅茶冲村就有100余人回乡。

  (四)物流降本增效,城乡资源高效互通

  繁昌区积极推广“电商+物流”模式,采取“前快递+后电商”的站点经营模式,依托三级物流共配服务中心创新“三同”模式,平峨路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实现日均物流吞吐量24000件。解决农村快递进村下行“最后一公里”,上行“最初一公里”,为乡村振兴、为农村“双循环”提供物质支撑。同仓共配、同路货源、同站共享。繁昌区“交邮融合+客货同站+统仓共配”农村物流发展模式逐渐成熟,“快递乘公交”实现到村成本0.12元,创全省最低;乡镇快递配送成本从每件0.9元降为0.6元,降低了33%。平峨路已成为繁昌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黄金纽带",有效推动了城市和农村资源双向流动,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