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路改造工程: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助推深汕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一、案例简介百安路(亲海路至百安度假区段)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镇,全长约2.3公里,是串联深汕特别合作区滨海发展带与鲘门镇腹地的关键乡道联络线,直接服务百安村、民新村等沿线村落数千名村民的生产生活,更是通往百安沙滩、鲘门渔港、海洋智慧港等优质旅游资源的重要通道。该路段地处合作区着力打造的国际滨海旅游带核心区域,其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安半岛片区资源开发、产业导入与民生改善,是深汕特别合作区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
过去,由于道路建设标准不高、路基软弱、配套设施不完善,百安路不仅制约了村民的安全便捷出行,更阻碍了沿线特色农业外运、旅游资源价值释放和产业投资吸引力,成为区域发展的“短板”。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动“百千万工程”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决策部署,推动百安路改造提升工作,历时60天攻坚克难,高效完成从软弱地基处理、路面修复到智慧化提升的全方位改造,成功将百安路打造为一条安全畅通、山海相融、功能复合的特色旅游公路,促进了从单纯交通通道向产业廊道、生态廊道和幸福廊道的深刻转变,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注入强劲的“交通动能”。

二、社会成效百安路改造工程的竣工通车,其效益不仅限于交通改善本身,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成为“道路通,百业兴”的生动写照。
(一)交通先行筑牢发展根基,城乡融合格局加速形成
百安路改造工程的首要成效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质的飞跃。通过对临海软弱路基进行精准的压密注浆加固,有效消除治了长期存在的路基沉降病害;铺设高性能沥青罩面,显著提升路面的平整度与耐久性;同步完善交通标线标牌、排水系统及安全防护设施,极大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条2.3公里的道路,犹如一条强劲的“毛细血管”,有效打通滨海片区与内陆腹地的物理阻隔,将百安半岛更好地融入合作区整体发展格局。
通行效率的提升,直接转化为时空距离的压缩。如今,从百安村前往鲘门街道中心区域的通勤时间大幅缩短,村民出行、学生上学、物资运输更加便捷高效。更为重要的是,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推动沿线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协同升级,加速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增强农村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村庄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为深汕特别合作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坚实的交通支撑。
(二)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比翼齐飞,产业振兴动能澎湃
百安路改造最直接的辐射效应体现在对沿线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力驱动上,形成了“公路+产业”、“公路+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1.在特色农业方面,道路的畅通彻底解决了海鲜等水产品“走出去”的物流瓶颈。以沿线重点水产品养殖项目为例,道路升级前,运输颠簸造成运输不便,制约生鲜产品的市场拓展。改造后,运输效率提升约20%,物流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为特色水产养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在乡村旅游方面,百安路的提升如同为沿线优质旅游资源插上了翅膀。道路本身已成为一道风景线,其依山傍海的线型设计,让驾车和骑行成为一种享受。以此为契机,沿线文旅业态蓬勃发展:
(1)百安度假区凭借其优质的沙滩资源,在交通改善后吸引力倍增,新增了多家具有滨海风情的精品民宿和海鲜餐饮店,每年节假日期间不定期开展音乐节、渔歌晚会等文娱活动,使游客量同比增长显著,成为粤东地区短途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2)鲘门渔港风情带依托百年渔港的底蕴,结合道路优化,大力发展“渔家乐”、海钓、观光渔市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不仅能品尝到最新鲜的海味,还能沉浸式感受渔港文化,有效延长旅游产业链。
(3)海洋智慧港片区作为合作区规划的重要发展极,百安路的畅通为其未来承接高端会议、滨海度假、水上运动等业态提供交通延伸,激发巨大发展潜力。
旅游经济的活跃,直接带动了民宿、餐饮、特产零售等配套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据了解,道路通车后,沿线新增各类经营主体逾2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岗位数百个,有效促进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了“建设一条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三)生态宜居与惠民富民同步提升,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百安路改造工程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建设过程中,秉持“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恢复”的原则,对施工创面进行了高标准的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累计完成路肩植被修复与观景绿化提升面积约1万平方米。采用乡土植物进行景观设计,使道路有机融入周边的山海自然环境,形成了一条移动的滨海生态景观廊道。
项目还采用彩色标线分隔出来慢行步道,适用于骑行、跑步,鼓励居民绿色出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健身的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不仅增强本地居民的幸福感,也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追求高品质生态旅游的游客,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三、总结与展望百安路改造工程的成功实践,是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小切口,推动区域发展大变化的典型案例。它充分证明了高质量农村公路在优化区域发展格局、践行“交通+”融合理念、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实用性价值。该道路不仅是一条便捷的交通线,更是一条活力的产业线、优美的生态线和幸福的民生线,为类似地区探索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助力产业提升、促进就业增收提供宝贵的“深汕经验”。
展望未来,深汕特别合作区交通部门将持续深化“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百安路等已建成的高品质农村公路为纽带,进一步丰富沿线文旅业态,提升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持续释放项目的长远综合效益,将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加快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