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 最美回乡路

盘锦向海大道(县级公路营盘线X025)修复养护及建设项目

2025-11-07 15:09:55
申报单位:辽宁盘锦市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盘锦向海大道,即县级公路营盘线X025,是盘锦市横贯南北的重要交通干线,更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实践成果。营盘线扩建工程作为“十一五”末盘锦市重点公路建设项目,于2009年2月开工,2010年7月全面竣工通车,起于辽滨,终于双台子区朝阳街,贯穿辽滨水城新区、大洼县、兴隆台区、双台子区,连接盘锦、营口两市,全长62.4公里,成功从原路二级标准升级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60-80公里/小时。

  随着时间推移,为进一步保障道路通行质量,赋能城市发展,向海大道修复养护工程于2025年5月20日启动,工程起点位于大洼区东外环跨线桥,终点至双台子区秃尾立交桥南侧,全长25.3公里,总投资6779万元,按原有技术标准对路面进行修复类养护,同步完善标线、护栏等交通设施,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通车。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设计,打造高标准公路

  在2010年营盘线扩建工程中,盘锦市政府秉持“美观、快速、舒适、创新”的理念,对道路进行全方位升级。辽滨段(辽河特大桥至四号路)扩建后为一级路标准,全长5.2公里,采用三块板设计,双向十二车道,路基宽度达62米;公路段(四号路至中华路)全长42.78公里,双向8车道,路基全宽37米;城区段(中华路至双台子区朝阳街)全长14.42公里,扩建后为双向10车道,路基全宽45米。各路段建设均采用40厘米水泥稳定沙砾基层,下面层为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4厘米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确保道路质量过硬。

  2025年实施的修复养护工程则根据道路实际病害情况,采取精细化处理方案。对机动车道铣刨4厘米旧路面层后,一般路段加铺4厘米细粒式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重度龟裂及沉陷区域铣刨至基层,重新铺筑7厘米中粒式温拌沥青混凝土、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等结构层,全面提升路面承载能力。同时,工程采用“半幅封闭、半幅双向通行”的滚动施工模式,从大洼区东外环跨线桥由南向北逐段推进,针对大洼高中路段,主动调整作业时间,在早晚上下学期间开放平交道口,保障师生出行。

  (二)创新技术应用,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

  1.蓝派冲击压实技术:营盘线扩建工程对全线渣石层采用蓝派冲击压实技术,该技术作用能量大、影响深度深,能显著减小基础差异沉降和工后沉降,提高基础密实程度与整体强度,且施工效率高,每台班可压实8000-10000立方米,远超常规压路机2000-2500立方米的台班压实量,为工程进度提供有力保障。

  2.桥涵冬季施工技术:为应对工期紧张问题,工程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用蒸汽、覆膜、电热毯等加热方式进行桥涵冬季施工,保证混凝土正常养生,使桥涵工程提前全面竣工,为整体工程按时通车奠定基础。

  3.钢丝格栅技术:为解决新老路衔接不稳定问题,在40厘米水泥稳定中间层铺设宽度6米的钢丝格栅,新老路各占3米,有效增强新老路结合部位的稳定性。

  4.多机联铺工艺:水泥稳定基层施工采用3台摊铺机同时作业,沥青面层首次采用4台摊铺机联合作业、一次成型,解决了纵向接缝和平整度问题,提升行车舒适度。

  5.新型材料应用:采用1厘米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解决老路裂缝反射问题;上面层使用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提高路面耐久性,应对高温车辙、低温裂缝等问题;道路排水首次采用PE管,在盘锦公路建设史上属首创。

  6.智能路灯系统:营盘线全线架设路灯,城区段、田家镇、大洼县及辽滨经济开发区采用华灯,普通公路段采用单臂式双光源路灯,辽滨经济开发区人行道采用景观灯,且路灯采用光控时控方式节约能源,既保障夜间行车安全,又打造亮丽夜景。

  (三)多方协同发力,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盘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盘线建设与修复养护工程,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建设方案,市交通运输局统筹谋划,及时完成修复养护工程初步设计批复、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在工程推进中,协调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协同优化方案,聚焦“质量、安全、进度”三大目标,科学调度机械与人员,确保项目快速实施。

  交通公路部门干部职工更是顾全大局、自觉奉献,在有限时间内,从指挥者到建设者,几乎放弃所有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工地,在关键环节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仅用100天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三、取得成效

  (一)完善交通网络,提升通行能力

  向海大道(营盘线)的扩建与修复养护,彻底改善了盘锦市农村交通面貌,构建起全市现代化交通主骨架。道路等级从二级升级为一级,车道数量大幅增加,设计时速提高至60-80公里/小时,平交道口从126处合并为53处,显著提升行车速度与安全性。修复养护后,道路通行效率进一步优化,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促进盘锦、营口两市及沿线区域互联互通,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契合《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中路网质量提升要求。

  (二)带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收

  作为连接沿海、油地、城区的经济大通道,向海大道为盘锦市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道路的畅通使得特色农产品运输更加便捷,降低运输成本,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同时,其作为融合盘锦历史人文、自然生态与休闲旅游的标志性景观大道,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繁荣;此外,便捷的交通条件也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盘锦实现“转身向海,建设沿海强市”的战略目标,契合行动方案中助力产业提升、就业增收提升的任务要求。

  (三)服务民生需求,改善生活品质

  向海大道的建设与养护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缩短了沿线居民往返城乡的时间,改善了农村教育医疗条件,居民可更便捷地前往城区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与医疗服务。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民生需求,如修复养护时调整大洼高中路段作业时间,保障师生出行顺畅,体现“民生工程为民”的温度。道路两侧大面积绿化、水面扩大及水上绿化建设,打造“一路都是风景”的景观效果,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与幸福感,展现出行服务提升行动的显著成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