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 最美回乡路

“荔”邀天下客,醉美回乡路

2025-11-07 15:41:42
申报单位:四川乐山市市中区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一、总体介绍

  市中区结合“交通+旅游”“交通+产业”“交通+文化”融合发展战略,选择享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四川省乡村旅游精品村寨、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的市中区悦来镇,建设荔枝湾乡村旅游环线,项目全长约40.1公里,总投资约2.1亿元,由荔枝湾乡村旅游公路一期(4.35公里)、荔枝湾乡村旅游公路二期(8.54公里)、荔枝湾乡村旅游公路三期(12.3公里)、乐青路(14公里)、荔枝湾旅游公路连接线(0.9公里)组成,环线将荔枝园区、平羌小三峡等产业景点有效连接,形成集观光、采摘、游玩、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的跨越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以道路串联景点,构建全域旅游脉络。荔枝湾旅游环线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串珠成链”的理念,依托区域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通过精准线路设计,将原本分散的景点整合为有机整体。荔枝湾乡村旅游产业环线蜿蜒在平羌三峡岸边,沿途分布的平羌大佛、“阿荔乐园”研学基地、石鸭子、千年荔枝林百诗园等产业文化景点,游客乘车或骑行在道路上,仿佛置身于画中游览,通过构建“道路串联景点”交通网、创新旅游服务模式、深化道路服务功能,显著提升了旅游承载力和游客体验,闲暇之际还可以体验荔枝采摘。

  (二)、突出产业元素,打造特色道路景观。荔枝湾旅游环线将地方主导产业特征深度融入道路景观设计,形成“路即景、景促产”的融合发展格局。作为“嘉州荔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核心产区,荔枝湾种植面积达4600余亩,其中400年以上古荔枝树就有400余棵,千年古树12株。项目在道路规划中最大限度保护古荔枝树群,采用“线绕树、路让树”的设计原则,使环线成为展示荔枝产业的生态长廊。同时,在道路两侧规模种植荔枝树,形成长达15公里的“荔枝绿廊”,既强化了产业特色,又营造了独特的道路景观。每年7月荔枝文化节期间,环线变身为“红色走廊”,成熟的荔枝点缀在翠绿枝叶间,形成壮观景象,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项目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升文化认同感和旅游体验。最具特色的是采用红黄蓝三色彩色标线的“彩虹公”设计,不仅增强了道路的辨识度和美观度,还通过色彩心理学原理降低驾驶疲劳感,提高行车安全性。连接线起点处设计打造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广场景观,采用仿中式屋檐结构,配以中式回形纹装饰,并巧妙融入“乐”字造型,展现地域文化特征。在主要观景点和休憩区,设置了文化展示栏,讲述“一骑红尘妃子笑”与嘉州荔枝的历史典故,以及李白、苏轼等文人墨客在平羌小三峡留下的文化印记,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以产业链条延伸与业态创新,交通条件的改善彻底激活了荔枝湾的产业基因,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形成“以路兴产、以产哺农”的良性循环,实现“产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

  (三)、完善道路基础设施,题设服务品质。按照“建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的理念,环线建设与旅游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项目严格执行四级公路标准,采用全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陡坡、急弯等危险路段增设波形护栏和警示装置,提升道路安全性能。引入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建立覆盖全线的交通流量监测网络,实时收集并发布路况信息,为游客提供最优路线建议。针对荔枝湾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路基工程采用特殊排水设计,增加透水层和排水沟密度,有效解决路面易积水问题。施工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对开挖边坡及时进行生态修复,种植本土草种和灌木,减少水土流失。在主要景点和交通节点设置多功能服务区,配备停车场、旅游厕所、休息座椅、信息导览牌,沿线设置旅游驿站、观景平台、游客中心、文化主题民宿等基础设施,保障游客旅游体验,进一步丰富游客休闲旅游的体验感。

  三、主要成效

  (一)、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荔枝湾旅游环线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区域产业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荔枝产业升级方面,环线带动了种植规模扩大和产业链延伸。荔枝种植面积从2019年的3000余亩扩大到目前的4600余亩,年产量增长50%以上。依托交通便利条件,荔枝产业实现了从单一鲜果销售向精深加工和体验经济的转变。荔枝酒、荔枝蜜等加工产品附加值提高30%;每年7月举办的荔枝文化节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节庆经济收入达2000万元。果农人均收入从2019年的1.2万元增至2024年的2.8万元,增长133%。

  (二)、民生福祉改善。以环线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户定点、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覆盖率达100%。在环线沿线开展“最美村道”、“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环线建设带动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依托完善的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快递”,解决了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的双向流通问题。农村教育医疗条件改善,荔德小学新建了标准化校舍,市中区人民医院在荔枝湾村设立医疗服务点。农村养老服务提升,建成村级养老服务中心,为留守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乡村治理创新推进,荔枝湾村入选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

  (三)、文旅融合成效显著。荔枝湾旅游环线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深度挖掘了平羌小三峡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李白吟咏嘉州山水的诗作融入景观设计,在太白亭等景点打造诗词文化长廊。荔枝文化通过环线得到有效传承与创新,依托千年古荔枝树群,开发“古树认养”项目,既保护了农业文化遗产,又增强了游客参与感。每年举办的荔枝文化节成为区域文化品牌,通过荔枝采摘、荔枝酒酿造体验、荔枝宴品尝等活动,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平羌小三峡历史文化之旅整合了李白诗作、嘉州山水等元素,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选择;荔枝农耕体验之旅让游客参与从采摘到加工的全过程,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环线还带动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以荔枝、平羌小三峡为主题,设计开发了系列文创产品,包括荔枝主题工艺品、李白诗词书签、平羌小三峡风景明信片等,在环线沿线的游客中心和电商平台销售。

  乐山市市中区荔枝湾旅游环线建设是“交通+”赋能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以交通先行为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因地制宜立足地方资源禀赋,通过道路串联景点、突出产业元素、完善基础设施三大举措,项目实现了交通改善、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生态优化的综合效益,探索出一条“修一条路、兴一带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