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细水乡,15.5公里“最美回乡路”串联山水民生与发展
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细水乡至白沙县城的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段,是一条全长15.5公里的“幸福通道”。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串联乡野与县城的交通线,更承载着民生期盼、绘就着生态美景,成为当地群众心中名副其实的“最美回乡路”。
一、提质升级,筑牢“四好农村路”建设根基
这条公路的蜕变,是白沙路网质量提升的鲜活例证。升级前,它仅是双向两车道水泥路,路面平整度欠佳,往返县城与细水乡耗时久、效率低,成为制约区域互联互通的堵点;升级后,道路实现脱胎换骨——车道由两车道拓宽至四车道,路面升级为平整顺滑的柏油路,驾车往返两地仅需20分钟,时空距离大幅缩短,细水乡群众的生活半径随之显著扩大。道路规模拓展与质量提升的双重成效,彻底打通了城乡交通的“中梗阻”,为乡村发展注入基础动力。
二、民生为本,铺就便民惠民“幸福路”
公路提质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民生福祉的显著提升,生动诠释了出行服务提升行动的实践价值。道路升级后,不仅私家车通行更便捷,公交线路也随之优化延伸,定时定点的公交车穿梭于县城与细水乡之间,票价亲民、班次稳定,让老人、学生等无车群体出行更省心。细水乡八年级学生李梦瑶,以前每周上学都要让父亲骑摩托车送,遇上雨天浑身湿透是常事。如今,公交站就设在学校门口,她每天早上7点准时上车,20分钟后就能到达县城的中学,“再也不用怕下雨了,车厢里又暖和又干净。对当地百姓而言,这条新路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就医路”,急病就医时无论是自驾还是搭乘公交,都能快速抵达县城医院,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是助力增收的“务工路”,前往县城务工的村民搭乘公交无需再为赶路早起,就业通勤效率大幅提高;更是维系亲情的“团圆路”,在外求学、工作的游子回乡后,搭乘公交就能轻松往返城乡,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更充裕。从就医、务工到团圆,从有车群体到无车群众,道路以具体可感的方式,让全体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三、生态融合,绘就山水相依“风景路”
作为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路段,这条公路在建设中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理念,实现了交通发展与自然风貌的有机融合,成为展示乡村生态之美的重要载体,更吸引了众多摩友与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车行其上,宛如一场沉浸式生态之旅;骑行其间,更能近距离感受山水灵韵——中途蜿蜒经过松涛水库,水波潋滟的湖面与两岸翠绿植被交相辉映,微风裹挟着湖水与草木的清新扑面而来,不少骑行者会在此驻足休憩,定格湖光山色;行至志针岭路段,视野骤然开阔,驻足远眺,白沙县城错落的民居、整洁的街道与远处山峦构成静谧画卷,每到周末,都会有摩托车停在这里,摩友们一边拍照留念,一边交流骑行心得。“我去过很多地方,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公路,既有热带雨林的静谧,又有城乡交融的活力。”来自广东的摩友张伟说,他已经连续三年来这里骑行,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沿途四季景致各异,木棉橙红热烈、凤凰木火红绚烂,斑鸠枝头踱步、暗绿绣眼鸟林间穿梭,鸟鸣与风声交织成自然乐章,更与骑行者的笑语、摩托车的轻鸣相映成趣,让道路成为串联热带雨林生态之美、承载户外休闲乐趣的“流动风景线”。
产业振兴的步伐也因这条公路而加速。交通瓶颈的打破,让细水乡的特色产业摆脱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如今,全乡 4300 亩裸花紫珠种植基地通过 “党建 + 特色产业” 模式,实现了从种苗培育到初加工的全链条发展,截至 2025 年 6 月销售额近 130 万元,带动 50 余名村民就近就业;红心橙是细水乡的另一大特色产业,以前由于运输成本高,价格一直上不去。“以前一斤红心橙只赚3块钱,还经常卖不出去。”种植户王秀全说,公路通车后,采摘下来的红心橙经过简单包装后,2小时就能送到海口、三亚的超市,“现在一斤能卖5块钱,还远销到了广东、广西等地。”王召民说,2024年,他种植的10亩红心橙收入达到了20万元,比以前翻了两番。
与 “最美回乡路” 的交通保障密不可分,公路让农产品运输更高效、产业对接更便捷,为 “一乡一品” 特色发展格局筑牢了物流基础。
四、路长护航:织密长效管护“保障网”
公路的持久畅通与品质保持,离不开路长制的扎实落地,为道路管护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白沙严格落实路长制工作要求,明确了县、乡、村三级路长职责,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护责任体系。各级路长定期开展道路巡查,对路面破损、边沟堵塞、绿化损毁等问题进行常态化排查,确保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同时联动交通、养护、乡镇等多方力量,形成管护合力,及时开展路面养护、设施维修、环境整治等工作。路长制的有效实施,不仅让公路始终保持整洁通畅的良好状态,更构建起“建、管、养、运”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为“最美回乡路”的长久焕彩筑牢根基。
15.5公里的公路,一头连着细水乡的烟火日常,一头连着县城的发展机遇,更串联起热带雨林的生态之美。它既是白沙“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缩影,更是当地践行“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理念的生动注脚,让每一次往返都成为奔赴美好与希望的旅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