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播 > 最美回乡路

太行一号开交旅融合新境 以路为歌谱乡村振兴华章

2025-11-07 16:23:11
申报单位:山西省晋城市交通运输局
投上一票  

  一、基本情况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史称“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是山西挺进中原、连接沿海的对外开放窗口,素有“凤凰之城”“太行明珠”的美誉。

  近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着力打造太行一号旅游公路。2018年开始建设,历时6年,完成投资80亿元,贯通全市90%以上的脱贫地区、景区景点和特色农产品产区,实现了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

  晋城市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路、景、村、业”统筹谋划,大力培育交通+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物流等新业态,有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农民变股民,把生态优势、农村资源变成了民生福利,山货出山、城货下乡更畅通,出门有路、抬脚上车更便捷,旅游公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助推该市评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

  二、建设成果及经验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的决策部署,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晋城市交通运输局深刻把握政策机遇,强化执行落实力度,2018年开工建设晋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总投资80亿元建成主线582公里、支线270公里、古堡环线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150公里。建成后,连接7条高速公路和7条普通国省道,共同形成外畅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公路网。路网通达了90%的脱贫地区,覆盖了90%的特色农产品产区,串联了100%的景区,贯通全市6个县(市、区),辐射全市32个乡镇、4个办事处、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通达15个特色旅游小镇、100个“百村百院”项目和16个明清古堡群。同步建成五大配套系统379.2公里,慢行道215公里、驿站33个、观景台32个、房车营地9个、停车场12个。

  晋城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采取“市指挥部+部门专班”模式,市人大主任亲自挂帅,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统筹采用“两授权、两承诺”的融资模式,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构建文旅康养产业集聚群,通过多元融合实现“交通+”能量叠加释放。先后出台《晋城市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工作方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五大配套系统总体规划方案》等5个指导性文件,在项目推进、资金补助、建设程序、养护管理、示范创建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保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内外联动、多元共治”的监管机制。

  在工程建设中,晋城市先行先试,采用政府统一搭建PPP项目建设平台的建设模式,有效破解了资金难题;按照“市级统一规划、县级负责实施、市县部门参与、县乡村民联动”的工作机制,各县(市)政府集中财力物力,交通、林业、文旅、农业等部门通力配合,强力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于2023年底在全省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一致好评。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把地域文化、人文景观、乡土文明融入其中,在全省实施“主体、慢行、服务、景观、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晋城市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农田财化系统,依循生态衔接原则,在旅游公路沿线的台地、农田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兼具景观效果与经济效益。委托同济景观设计院统一设计配套系统,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风景宜人的“生态景观廊道”。

  创新开展驿站进农村,利用农村现有基础配套设施,破解公路沿线驿站供水供电困难问题,既聚集了人气,又方便了游客,还能为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解决驿站运营维护难题。

  建成“云锦太行画中游”综合信息平台,多元化提供交通+旅游综合服务信息,实行“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数字化服务,注册人员近百万人,基本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晋城”。大数据局负责审核数据信息真实,工信局负责平台安全监管,各部门协同监管,联动保障游客安全放心出行。

  实施“百村百院”工程,在全市优选康养资源最丰富、最优质、最特色的100个村落和大阳古镇100个明清院落,依托古堡文化与山水资源,围绕“一村一主题,一院一特色”,已建成83个康养特色村和50个康养院落,让沉寂的村庄、院落重焕生机,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

  构建“五级公交”服务体系,颁布实施首部地方法规《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2019年建成覆盖主城区、各县(市)、市域内3A级以上所有景区的“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五级公交体系,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一元公交”市域全覆盖,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双向流动。公交、快递、旅游高度融合,降低了物流成本,为山货进城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开通了高铁站、客运站到旅游景点的旅游直通车,市域公交一体化和一元公交深受群众欢迎,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内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提升了晋城知名度。

  三、社会成效

  (一)为扩投资稳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提速提质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支持,带动沿线约3000人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据统计,太行一号建成以来,累计吸引3100余万人次观光旅游,辐射带动739个村,50余万人稳定致富增收,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一个个昔日偏远小山村如今变成知名的“网红村”。

  (二)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通车,带动沿线景区实施了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形成交通与文旅相互促进、联动发展、转型升级的良好局面。积极把握网络热点,借助《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开通“跟着悟空游山西”旅游公交专线,满足外地游客从客运东站直达古建目的地的出行需求,持续扩大晋城市知名度。

  (三)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农业、采摘体验、农村电商等产业蓬勃发展,培育了高平黄梨、阳城蚕桑等8条特优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形成了陵川中药材,高平黄梨、红薯,沁水食用菌、蜂蜜、水产渔业,阳城蚕桑、山茱萸,泽州山楂的差异布局。连片建设了覆盖68个村、涉及6万人口的慢享釜山、静养松庙、动感横河等15个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精品片区,促进各类业态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以“百村百院”为载体,精心实施生态旅游、避暑度假、森林体验和中医药康养等项目,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自2023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建成以来,荣获部省级以上奖项7次。2023年10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晋城段入选全国第一批交旅融合典型案例。12月,陵川县《因为一条路 改变一座城——陵川县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成为带动发展的富民路》案例成功入选(全省唯一)2023旅游公共服务“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2024年5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上上河-玛琅山段获评2023年“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9月,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陵川段入选“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11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陵川段入选2024年“中国骑行地图”精品骑行路线。12月,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入选2024年全国“行在乡村 游在路上”最美自驾精品路。同月入选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第一批旅游公路项目名单。吸引新疆、浙江、广西、青海等多家省外部门前来调研学习。“修好一条路,天堑变通途。用好一条路,点燃振兴梦。”成为太行一号的真实写照。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